楚竹猗病了,外边所有的事情就交给了秦玖;这人不懂什么经商之道但他为人精明,熏陶在买卖当中又有安宁保驾护航,很快所有的事物都上手了。
以前村里的人看到他都喊安三娘的男人,甚至常常嘲笑他是个吃软饭的。可自从安宁说了青山是他送的,再加上这人什么事都拿得起放得下,那说他吃软饭的口风也渐渐的转了。
有看他写字记账还是个读书识字的人,所以话不知从何时起不知哪个人说,安三娘真是好命,这是撞了多大的大运能有秦玖这样的相公。
人长得好,对媳妇体贴对孩子爱护,一时间羡慕死了村里的人。
但这个时候他们羡慕归羡慕,再也没人背后骂他们两口子了,人前就更不可能了。
毕竟一个个的还要求到秦玖这里,那就是让他帮忙描桃符。
其实这个就是后期的对联,但是现在纸张特别的贵,于是都用竹子刻对联。
这是一个费劲的事儿,不会写字需要麻烦别人在竹板上描一下,然后自己再刻下来。
他们用的也都是闲暇时候。
这春节将至鱼丸的生意停了下来就是等着过年了,但是今年这规矩稍稍有点打破;而打破规矩的是个例也就是青山村这里吧,连着忙到正月三十大家才停歇;而后还有部分人上工,不过能轮流休息过大年。让他们不得歇的是烟花带来的利润,这炮仗烟花一经推出供不应求,卖的真的是锅满瓢满。
安宁在这个买卖当中是最大的获益者,百姓们出力挣的也不是最多,但是他们很高兴;因为家里有了来钱道能增加财政进项,所以苦点累点都不算事儿,就怕没活。
这话嘀咕到安宁跟前的时候是大年初三,村里人都给他家拜新年。按理说新年看的都是长辈,安宁不知何时被请上了上宾,家里总是络绎不绝的有人来;有人就问安宁年后有什么打算,他们可是给她做好了打工的准备。
安宁二话不说,直接讲了今天来的都有活干但没工钱。
“大过年的要什么工钱?我们就是来看看孩子。”说话的正是郑婆子,自从安宁不和她计较她们家也有了活计,家里都和睦了不少。
大过年的她来给安宁拜一年,竟然觉得一点都不违和,一个劲的说这孩子怪可怜劲儿的。
楚竹猗:“我一点都不可怜,我有病我娘能找人治,用不了几天我就能生龙活虎的了。”
郑婆子连连点头,“是是是,婆婆我想夸你娘不会夸。”
安宁没言语,她是在踏踏实实的做事情不需要谁来夸。
张寡妇问,“你让我们做什么?”
安宁招呼她们来到厨房,看着二丫卤出一锅锅的肉,她们诧异安宁叫她们来干啥?
要知道二丫把厨房看得格外重,从来不许她们偷看里边的东西,更别提知道什么卤酱知识。
安宁:“给咱青山村百姓的福利,家家户户是三斤的肉二斤的鱼肠,另外有一只烤鸭二斤卤果,你们按照这个量分配吧!”
郑婆子她们一听有些傻,这干活的时候给钱了,怎么过年的时候还有什么福利可分?她们一个个都忍不住看安宁,她怎么能这么好?
安宁:“鸭子和炉果是陆东家给的,咱们村一共一百零八户,查好了别把我的那份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