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谁的孩子(2 / 2)

她看见比自己小的公子,慌忙扭开头,被王灼掰着身体扭了过来,两个人近距离的直视。

王灼笑得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跟我说说话吧。”

谢氏在这个家里是没有说话的机会,没有人听得见她说话,她已经孤独太久了,于是缓缓靠近了少年的怀抱,这段不伦的恋情一直持续着。

王灼总是会趁着叔父睡在书房时,来找谢氏,有时候是晚上,有时候是白天,丫鬟们有所耳闻,但都不敢吭声,帮着掖着瞒着。

“幸会东城宴未回,年华忧共水相催。

梁家宅里秦宫入,赵后楼中赤凤来。

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王灼半身赤躶,谢氏依偎在他的怀里,散落的幔帐勾勒出一方小天地,仿佛这世间只剩下了二人,她沉醉地说:“灼郎在说什么?”

王灼咬着她的下巴,含糊不清地说:“我忘了你不懂诗词歌赋。”

谢氏喘着:“妾不如灼郎博学广闻。”

王灼笑说:“错了,是妾不如偷。”

谢氏含情脉脉地看着他,不像是在王铎身侧那般老气横秋,反而妩媚多情。

王灼用指尖在她的肌肤上写着字,“这首诗的意思是:有贵人年迈,而他年少的姬妾却恣意放蕩?”

谢氏一羞:“你是在说我。”

王灼:“差不多,我在说跋扈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与他的属下秦宫私通,也在说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与燕赤凤私通;说他们在做着香艶无比的事情,就像你我这般。”

谢氏:“我还听你说了洛神。”

王灼:“曹植对于宓妃则只是‘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并没有无礼之事,所以,孙寿与秦宫,飞燕与赤凤才应该被斥责。”

谢氏脸色灰暗,难过地说:“灼郎你要斥责我不守妇道吗?”

王灼笑得风流:“我是在说,宓妃在愁坐,陈思王亦在惆怅,我叹宓妃之不得陈王,陈王只能落笔言思,两情虽通而事终不谐矣。所以呀,还是我好。”

谢氏这才笑着吻他,二人又是一番折腾,她说:“让我再为灼郎生个孩子吧,王相不喜溧公子,他最喜欢我们的孩子。”

王灼笑着说好呀。

他在叔父的小妾那风流完了,迈着轻快步子摇扇回院,被王晓捉住。

王晓皱眉:“一身胭脂水粉味儿,又跑到哪儿厮混去了?”

王灼笑道:“去找灵感了,我新做了一首诗,请父亲听听。”

他把在谢氏身上找到的诗说了一遍。

王晓道:“全诗跌宕有致,尾联最妙。但你写这首诗,有何用意?”

王灼笑得不羁:“我在叹,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情相感而事不谐,恣行放诞者,反可遂愿,亦泛言心中之感慨不平,不必有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