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二王爷想到最关键的问题:“如果这个青云夫人真的是清河姑姑,那帝姬陵中的那具尸体就是假的了!”
林如晦听出他这话的意思,疑惑道:“舅舅莫非想要开棺验尸?可是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尸身早就化为白骨了吧,就算清河长公主身上有什么胎记之类的,也已经验不出来了。”
二王爷却笑着摇了摇头,“你不知道,当年清河姑姑救驾而亡,父皇悲痛欲绝,抱着清河姑姑的尸身迟迟不肯让人入殓,后来还特意让人寻来能够让尸身不腐的宝贝,又让人打造了水晶棺,这才肯让清河姑姑入殓。”
说到这里,二王爷忽然皱了皱眉,神色有些不对。
“舅舅是否想起了什么疑点?”
二王爷看了林如晦一眼,面色十分迟疑。
林如晦觉得奇怪,舅舅一向干脆,很少露出这种迟疑不定的表情,“当时发生了什么,令舅舅如此为难?”
“或许是我想多了……”
二王爷沉吟道:“当时确实发生了一件事情,在清河姑姑死后,父皇罢朝七日,不仅不肯令清河姑姑下葬,还将自己关在寝殿里谁也不见。母后当时受一众老臣之托,强行闯入了父皇的寝殿想要劝解他。”
“本来这场谈话进展的好好的,一直不肯吃不肯喝的父皇也在母后的开解下,开始进食,然而不知后来谈论到什么话题,父皇和母后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二王爷现在回想起来,脸上还是难以置信的表情,“母后一向温婉贤良,从不与父皇的宠妃嫉妒要强,也对父皇的庶子庶女很是关照,从前父皇对母后虽然没有许多浓情蜜意,但也十分尊重,我从未见两人红过脸。可是那一次,父皇不仅痛骂母后妒忌心狠,甚至还扬言要废后。”
林如晦闻言也是一阵愕然,“皇上当时伤心之下情绪不稳,或许是皇后娘娘一时失言?”
这话林如晦自己都觉得没什么说服力,连“废后”这种话都说出了口,可见当时皇帝有多恼怒,可皇后一向温婉贤惠,是带着众臣的请托进去劝慰皇帝的,如何会胡乱说话刺激皇上呢?
所以当时两人到底说到了什么,令皇后说出不当言论刺激了皇帝?
其实,林如晦更偏向于皇帝提出了什么过分的要求,皇后娘娘一向通情达理,若不是皇帝过分,她如何会在皇帝明显伤心的时候和他起争执。
还有一点……
林如晦眼神古怪地看了二王爷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舅舅,皇上和清河长公主的兄妹情意十分深厚吗?”
二王爷脸色不自然地皱了下眉,点头道:“父皇和姑姑确实关系很好,当年父皇身为嫡子,却不得祖父喜爱,反被比他小许多的福王压得喘不过气来,若不是有深得祖父欢心的清河姑姑从中缓和,只怕父皇的处境更加艰难。”
要推测一个人的行事,首先要了解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