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知道这别的事情是什么,连萧玉的丫鬟青竹都已经准备嫁人了,可是萧妍却是迟迟选不到夫婿。
至于为什么萧婵会着急,还不是长幼有序的这个规矩在这,弄得她不得不先等到萧妍嫁人之后,才可以选夫婿。
这里的风俗是,女子及笄前后议婚,十六七岁、十七八岁成婚,现在萧妍已经十三岁,很快要及笄了,金氏却一点为她相看人家的意思都没有,金氏手里的帕子绞成一团。
老祖宗总说将来等到父亲想起了,自会为她做主,但是她却不敢这么想。庶女的婚事,父亲如何插手?就算父亲发话,最终还是要大夫人出面才行。
从前以为抱紧萧玉这根大腿就万事大吉,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啊,该怎么办?萧嫤美目中全是迷惘。
萧嫤倒是想投靠金氏,只是金氏自有亲生女儿,现在又生了一个儿子做保障,金氏哪会正眼看她?
若是自己是大夫人的亲生女儿,若是自己的外祖家是朝中的重臣,自己岂不是和洛阳城里的名门贵女也差不多。
可以出入公侯伯府,嫁得如意郎君,婵儿姐姐不就许了年轻英武的太子爷吗!可惜自己不是大夫人养的,萧嫤紧咬住嘴唇,心中无限委屈。
自己哪点比人差了?论容貌,论性情,论才能,她和婵儿姐姐这萧家嫡长女相比也不差什么,比现在的萧妍,这个嚣张的嫡女还强上许多,只因为身份不够,就受尽闲气,吃尽白眼。
萧嫤想着,整个秀丽的面孔狰狞起来,凭什么?她不服气!
薛氏坐在对面的小圆凳上,贪婪的偷偷看着自己的女儿,女儿一日日长大,出落的越发好了,只是,心事也越发多了。看着女儿的小脸上不时闪过丝丝痛楚,薛氏心疼不已。
是自己这做娘的没用,是自己拖累了她,女儿这么出挑,却吃亏一个庶女身份,几次在外做客都遭那些夫人小姐的白眼。
好不容易等到了萧婵萧玉出嫁,却还是不能寻觅如意郎君,在家委屈的大哭过几场,连自己这个亲娘也不愿见了,自己几次去看女儿,都被她赶了出来。
每日早起请安虽然要在院子里吃冷风,要低三下四服侍金氏,却是薛氏一日中最盼望的时光,这时她才能好好的拍拍金氏的马屁,将这事情提上日程。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想天天看到女儿,想天天看到开开心心的女儿,该怎么办?薛氏脑子里飞速的转着念头。
碧儿陪笑回道:“夫人,快到辰正了。”该往老祖宗那儿了。
金氏正和女儿说的高兴,闻言笑道:“这就走吧,别让老祖宗等着。”
金氏居中,两位姑娘前呼后拥着往老祖宗的大院里而来,一路上也是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只是萧嫤始终是怀揣着心事,而做母亲的薛氏也全然看在自己的眼里。
“大夫人和二夫人来了。”老祖宗的看院丫头一边高声禀报着,一边殷勤的打起了帘子,请金氏一行人进去。
老祖宗怕冷,虽已是春天屋里还是生着火盆,屋里十分暖和。
“大夫人来的好早。”伺候老祖宗的嬷嬷笑着迎上来见礼。尖尖的脸,掉稍眉,一双眼睛极大,骨碌碌的转动着,极精明的样子。
老祖宗端坐正房上首,深蓝色对襟褙子,黑色长裙,挽着规整的圆髻,头上只插一支白玉簪,旁边侍立一个小丫头,拿着个翡翠大盘子。
盘子里各色还带着水珠的鲜花,老祖宗慢条斯理的挑拣着鲜花,道:“人老了,倒是爱个花儿朵儿的。”仿佛没有看见正请安行礼的一群人一般。
嬷嬷连连冲老祖宗使着眼色,无奈老祖宗总不理她。嬷嬷心中暗急,主子总是这么任性使气的,就因为金氏此次来没有带小孙子便如此的摆脸色。
本来老祖宗之前不愿见这满屋子的孙女都是不需要请安的,自打这孙子出生后,她却是日日都开始要求请安了,但凡金氏不把孩子带来,老祖宗总是要摆脸色的。
金氏明白,所以陪着笑,帮老祖宗选了支月月红簪在鬓边,待老祖宗照镜子看满意了,才好象刚看见金氏一样:“大夫人来了?快免礼,坐吧。”
萧妍看见金氏若无其事的谢过老祖宗,落了座,松了一口气,金氏的涵养真是练出来了。连忙带着萧嫤上前给老祖宗行礼问安。
金氏体贴的站在老祖宗身后给锤着背,许是金氏锤背锤的舒服,老祖宗脸上有了笑意,越笑越灿烂,对儿媳妇和孙女都很和气,。
“今儿个天气微凉,我就没有安儿来,一会午饭过后,我便带来给您看看。”好不容易找着机会,金氏赶忙解释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