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田小苗说的也不能确定,但是她这么一说,再加上豆花饭的确好吃又顶饱,小禾三人是信心倍增。
引娣招娣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父母,她们打定主意想要跟小苗去摆摊卖豆花饭。
小禾虽然担心父母没人照顾,但听小苗说她自己会每天回来,只把她们几个带上手,把点豆腐的技术掌握后,吃食摊那边她就不管了,又觉得父母有小苗照顾,她也无后顾之忧。
“一会儿把石叔石婶儿请过来,让他们和咱们爹娘尝一尝这豆花饭,看看长辈们对这豆花饭的评价如何。”
四位长辈坐一张桌子,六个晚辈坐一张桌子,桌上就很简单的,桌子正中一碟浑浆豆花,白色浑浊的花生浆里一片片嫩白如玉的豆腐片,另外一人一碗豆花,一个蘸水碟,一碗白米饭。
招娣兴奋地说:“大当家,婶儿,爹娘,你们快尝尝。”
田龙笑呵呵地首先开筷:“没想到小苗真的把豆腐给捣鼓出来了。那咱们就尝尝吧!”
一筷子豆花在蘸水里打了个滚儿,喂到嘴时,不由扬了扬眉,麻辣咸鲜,还有小葱特有的香味,赶紧刨了一口饭到嘴里,筷子不由自主又伸到了豆花碗里……
石大力和引娣娘脸上也是笑意盈盈地,尝了第一口后脸色就变得很惊喜,顾不上夸赞,一边点头一边继续吃。
田小苗几人看他们是这反应,也放下心来,开始吃自己的豆花饭。
田小苗对自己做的豆花饭也算挺满意的,和上一世那些几十上百年传承的老店虽不能相比,但是这蘸水的味道也十分地道了,她对卖豆花饭其实相当有信心!
这里人们的喜好虽不如上一世川渝湘那边嗜辣,但也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麻辣味,而上一世她去过自贡,许多店招牌就是豆花饭,进去最多就是多个凉拌菜,再不经营其他的。
既然这样都能有百年以上的老店存活下来,她还真不相信在这平洲县摆摊卖豆花饭行不通!
这顿饭的结果,几位长辈都觉得卖这个不愁没客人。
但因为他们这个是新鲜玩意儿,没有参考价格,自己定的话,价格便宜了怕不赚钱,贵了又怕没多少顾客。
不过米饭的价格可以参考,一碗白米饭两文钱,今天田小苗她们称着煮的,一斤米大约可出二斤米饭,一碗大约二两米饭,也就是说一斤可以盛十碗米饭。
大米是十五文一斤,柴禾因为他们历来都是自己上山砍,所以这个都没算到成本里,这么一算,十碗米饭赚五文钱,倒是利润挺低的,如果算上柴禾,这就是没利润甚至亏本的买卖。
所以利润必须要在豆花里找补回来。
田小苗暗暗在心里想了下上一世豆花饭的价格也不高,和平洲的物价对比了一下,说:“如果一碗豆花加蘸水卖二十五文,不算贵吧?”
石婶儿一拍大腿,妥妥的女土匪样儿:“二十五文?太便宜了吧?东安府小小一碗豆腐脑都要卖十五文,这一碗豆花份量大,还要加上蘸水,二十五文太亏了?依我说,最少也得三十文一碗。”
田小苗一想,一碗馄饨做早餐也要四十文,中午那些做活的汉子一碗馄饨都不顶饱的。
但豆花就算卖三十文一碗,一碗米饭两文钱,饭量大的也就三碗米饭加个豆花,最省的吃法一共三十六文就搞定了……这么想来,她定价是不是太低了?
顺娘她们会不会怨她扰乱市场?
要考虑的事真多,田小苗心里暗叹了一声,对石婶儿说:“婶儿说得对,二十五文太便宜了,要不我们定三十五文一碗。”
小禾咋舌:“会不会……太贵了?一斤豆腐才卖十文钱呢!”
一碗豆花做成豆腐绝对没有一斤,加上蘸水就卖三十五文一碗,会有人来吃吗?
“浑浆豆花成本高一些,就卖四十文一碗吧!”
一看田小苗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小禾也不忐忑了,她对小苗有信心。
两家长辈都看好这个摆摊的事,但一听到这投资光桌椅碗筷和一个月摊位费都得二十五两,重新打石磨,买平板车豆腐模具什么的还没算在内,大概得四十两银子,石婶儿脸色就僵硬起来了。
那表情似乎像是割她身上的肉,犹豫了半晌,她终于有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反正你们的钱也是跟着小苗赚回来的,既然你们这么想试试,那就试试吧!”
田小苗暗暗有些好笑,招娣的财迷心态显然是有渊源的,但好在她还没有把石婶儿的守财奴这一面,完全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