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东方纯的外祖已逝世,舅舅李凯承袭了安定侯爵位,同时也是手握十万重兵的西南兵马大元帅。
这两个皇子的助力都有军队,而大皇子还多了名义上的外祖父从政几十年来积累的人脉关系。
五皇子东方恒外祖父是左丞相王胜,居文官之首,门生众多,其舅舅是吏部尚书王明朗,掌管全国官吏的升迁调度等,虽然手里没有兵权,但各大小官吏都掌控着,其助力也不容小觑。
这三个皇子助力方面七看不过去子东方纯稍弱,但同样的,外戚专权的可能性也最小!
因此,本就偏爱七皇子东方纯的皇帝东方啸天有意立他为太子。
谁知,他刚在早朝上提了一嘴,当天李贵妃就突然暴毙。
东方啸天在派出自己信任的一队金羽老影卫全天保护东方纯后,下令让驻守西南边界的西南兵马大元帅,也就是东方纯的舅舅安定侯回京悼念李贵妃。
谁想到安定侯风尘仆仆回到京城,刚祭拜了自家妹子,当晚全府就被灭门。
他虽然怀疑大皇子,但是无凭无据的,他也不能将大皇子抓起来。
而且李贵妃暴毙的同时,大皇子的生母——那个由宫女晋升成美人的吕美人,也中了和李贵妃一样的毒,以一模一样的形势暴毙。
大皇子悲戚不已。
这李贵妃和安定侯一家出事,吕美人也暴毙,朝上有些大臣就开始把矛头指向五皇子东方恒,尤其是皇后的父亲张御史。
因为众所周知大皇子,五皇子和七皇子是立储热门人选,而皇上刚提了想立东方纯为太子,当天李贵妃和吕美人就蹊跷离世。
后来更是有安定侯一家上下七十二口人全被灭门,只有去寺庙祈福,住到寺庙里没回府的女儿李如冰幸免于难。
三个热门人选,有两人的亲人都遭了毒手,那没事的那一人,自然就是重点怀疑对象!
可拥挤五皇子的大臣也指出矛盾之处,明里暗里怀疑是大皇子干的,而张御史说不定就是帮凶!
要说七皇子母妃和母舅一家被迫害至此惨状,无非是不想七皇子登上太子之位,这当然不可能是七皇子为了陷害大皇子和五皇子做的。
但吕美人的死和李贵妃以及安定侯全家被灭门相比,相对来说就是无足轻重的事情了。
毕竟大皇子的助力在于皇后和张家,而不是他的生母吕美人,若是张御史一家也被灭门,那时再来怀疑五皇子也不迟!
两方人马在朝堂上争论不休,以东方啸天看待事情的眼光,首先怀疑的就是大皇子,以及他背后的皇后和张家。
但吕美人这个人的死,虽然对于大皇子的助力而言,无足轻重,却仍然给他获得了不少同情分,或许这就是大皇子极其背后一众人员的目的,但在没有任何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东方啸天也不得不说出了这样违心的话。
“东秦国四敌伺机而动,或许正是朝廷里有别国奸细,趁朕欲立太子之机,做出此等惨绝人寰之事,让东秦国发生内乱,自乱阵脚,他们趁机发出战争,抢我城池!既然没有证据,尔等稍安勿躁!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
既然皇帝已经发话了,但大成的也都不是傻子,就算心里再有不甘心,在没有证据,或者没有捏造证据能够置对手于死地的情况下,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
倒是东方纯,悲痛之后,自请前去藩国就藩。
皇帝一想,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现在京城这里,东方纯只是个空架子,但即使他已经没有助力了,恐怕他的存在也是一个威胁,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和李贵妃或者安定侯一家一样,死于非命。
说到底,立太子之事是他太心急了一点,他现在还年轻,身体也很健壮,再晚个十年八年得立太子也不晚。
也是他没考虑周到,谁能想到他一句话出口,竟是李贵妃的催命符,而安定侯府上上下下七十二口人命全被灭,也由此而起。
是他做帝王太久了,看到的恭敬之人,听到的恭维之声太多了,一时忽略了当皇子时身边重重危机,害了纯儿。
于是东方啸天让他的一队金羽老影卫,还有一队御林军护送东方纯去东安府就藩。
谁知道这幕后之人如此胆大妄为,竟然一路追杀东方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