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东方纯并没有说具体遇险的经过,但是光听天那上百次大大小小的袭击以及个个是万里挑一身手的御林军及老影卫那么惨烈的牺牲,还有东方纯与部下被死士分开,独自对敌,东方啸天不难想像出当时情势对东方纯有多不利。
而东方纯又有多少次在阎王殿门口徘徊。
若不是那一队御林军,一队金羽老影卫还有东方纯自己的亲卫及影卫拼死护主,恐怕他最喜欢的儿子已经和他阴阳相隔了!
这幕后之人太嚣张了,竟然丝毫没将他这个皇帝看在眼里!
东方啸天在朝堂上大发脾气,文武百官也战战兢兢,五皇子和大皇子的支持者纷纷以诡异不可言说的目光瞟向对方。
最后,东方啸天让大皇子和五皇子结伴前往东安府慰问受伤的东方纯。
并将这消息飞鸽传书给东方纯。
在东方纯就藩之前,东方啸天和东方纯在御书房里交谈了许久。
虽然都是自己的儿子,但在受害的偏爱的儿子东方纯面前,东方啸天难得一副慈父的神色。
看着长得极其俊美,肖似李贵妃,而眉眼又遗传了自己,以前沉稳冷静的刚刚满十七的七儿子,东方啸天和他说了许多平素他严守着君王威严,不可能开口说的话。
他承认这次的巨大悲剧来源于他没有考虑周到。
坦承了东方纯是他最喜欢最看好的儿子,也是他希望的未来皇帝,但是现在安定侯全家被杀,他离那个位置遥不可及,相信东方纯自请去东安府就藩也是为了保存实力,积蓄力量。
他理解也支持东方纯,但东秦国藩王不能拥有超过五万军队,非皇帝诏令,军队不能离开藩国,若是要护送藩王入京,不得超过五百人。
他希望东方纯首先护住自己,远离朝堂。
至于太子之争,经过此事,他也先不立太子了,待大皇子和五皇子各凭本事,但不管最后是谁坐上了皇位,都有可能把东方纯看作潜在的威胁。
因此,东方纯要尽快建立自己的实力,京城里他也会设法给他培养一些人,必要的时候,他会将立他为太子的遗诏写了放到他寝殿的牌匾后面。
然而他惊愕地听到一直静静听他说话的东方纯哑着嗓子说:“儿臣从来没想过当太子,不过若只有走这条路才能活命,才能为母妃和舅舅一家报仇,儿臣愿意一试!”
东方纯临走前,东方啸天听太监常喜汇报那晚他在太后的慈宁宫门前站了许久,却没有进去。
安定侯唯一幸存的年仅十三岁的女儿李如冰被太后接进了宫里陪伴左右,东方啸天不知为何东方纯临走前在慈宁宫门外站那么久也不进去和表妹告别。
太监常喜猜测或许是因为安定侯常年驻守西南,李贵妃喜欢这个侄女儿,常接李如冰进宫陪伴,纯王和李如冰也算青梅竹马,或许纯王怕李如冰舍不得让他离开京城,或许纯王也怕李如冰这个他娘那边唯一的亲人因为他的缘故,再遭毒手。
东方啸天觉得常喜说的甚是有理,心里暗暗盘算着,虽然李如冰和东方纯是表兄妹,比别人关系亲厚,但东方纯日后的身份可是要登大宝的,正妃必须是对他有极大助力的人,而不是李如冰这样的孤女。
不过将李如冰封个郡主赐婚给东方纯做侧妃,倒也能圆了他们的情谊,反正以东方纯藩王的身份,可以娶一正妃,两侧妃,四美人。
待他成为皇帝后,更是可以有一皇后,二贵妃,四妃,八嫔,十六美人,用后宫平衡前殿,这是历朝历代皇帝常做的事情。
除了李如冰以外,其他的妻妾,他都会帮东方纯亲自物色,每个妻妾的娘家都会成为东方纯的助力,却又相互制衡,不会一家独大!
对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深深觉得愧疚的啸天皇帝,万分热忱地开始考虑要不要让皇后组织那些快到适婚年龄的官家小姐进御花园,明着是参加各种名目的宴会,其实是给皇子或是功臣或大臣之子敲定婚事时,将那些现在只有八九岁的也叫上?
毕竟纯儿到藩地去养精蓄锐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建立自己的势力,而现在年龄适合的,哪怕明着让臣子留着不许嫁,那也最多就留得了一两个,王妃和侧妃的位置。
不如现在开始留意八九岁的,等纯儿可以回京时,那岁数送到纯王府刚刚好!
对还是雏儿的纯王后宅开始万分热心的啸天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东方纯站在慈宁宫外许久,却没有进去的原因。
只是因为觉舅舅一家均因他而亡,他想把这唯一的表妹带到东安府去,好生娇养着,待她成人,给她找个最好的夫君,让她一生幸福无虞。
然而想想自己的处境,觉得此去前路多艰辛,若李如冰跟着自己去东安府,说不定半路就魂飞九天了,李如冰在皇宫里有着太后和皇帝的庇护,反而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