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州铁城是个有名的地方,有名就有名在其周边有着丰富的铁矿,有“曙光民间第一铁”的称号。
这里是方福先生的发家之地,也是“方氏铁业”的主基地。除此地之外,方福先生在全国还拥有许多家铁矿场,但在那些地方,他只是占有股分,并不是矿场的管理者。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方氏铁业”,便只指这里。
遗憾的是,这里虽然因“方氏铁业”而变得繁荣,但这繁荣却并没给大多数人带来好运。投靠在方氏旗下的富人富得流油,官员们因为与方氏的瓜葛而脑满肠肥,但民众却依然贫弱。
在城市街头,甚至仍可看到流浪乞讨者。
这在已经渐渐走向富强的曙光帝国中,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里的贫富两极分化,富的极富,穷的极穷。
马车行至城门前,大个子马夫望着吹胡子瞪眼的守门人,一脸的不耐烦。车上的小老板倒是个机灵人,跳下车来到近前露出阳光般的笑脸:“各位大人好。”
“车上都是什么?”小队长用大人物惯用的沉稳口气问。
“是一些药材,还有成衣和布料。”小老板恭敬作答。
“看看。”小队长挥了挥手,几个守门兵示意马夫将车赶到路边,以方便检查。车夫用鼻孔重重哼了一声,结果立刻被车上相貌普通的年轻妇人当头砸了一拳,疼得他眼泪直流。
“您见谅。”小老板笑着说,“我老婆的表哥,粗人一个,脑子也不大灵。”
一边说,一边将几枚金币塞进了小队长手里。
修缺气得肝疼——老子脑子何时不灵过!?
小队长并不缺这几枚金币,但积少成多是他这个职业的真正生财之道。每天出城入城的本地行人商家,多不把他们当一回事,所以就得靠这种不知水深水浅的外地来客。一天能遇上这么十来个,一个月下来可就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
所以不怕每笔钱少,只怕来客没有一颗玲珑心,还得自己费力勒索。
小队长不动声色地将金币塞入口袋里,仍是冲手下扬了扬下巴。
几个守门兵粗略地翻了翻车上的货物,报告说:“队长,是一些粗布成衣和布料,还有点药材。没什么贵重物品。”
“这些东西在城里可没什么销路啊。”小队长不白收钱,替小老板操起心来。
“原来也没打算在城里出手。”小老板笑着回答。“听说铁城这边不缺铁,却棉纺针织业不成,药品也紧俏,因此外地的便宜货到了这里就也能金贵起来。我琢磨着城里人自然不缺这个,但矿工一来应该都有些钱,二来不常到城里走,我主动过去,他们觉得着方便,价钱上也能让我多占点便宜,就想着到矿区去赚点小钱。走时再带回点铁锭什么的,一来一往,就是一笔小收入不是。”
“那祝你发财吧。”小队长强忍着笑,挥手放行。
“傻蛋!”一个守门兵望着远去的马车笑了起来,“矿工有钱?”
“等他走的时候,恐怕咱们就捞不着什么金币了。”小队长笑着说。
随后把刚得来的金币取出来,和几个守门兵分了。
铁城繁华地段在中心,周边并不怎么起眼,多有破旧的房屋,甚至还有一些临时的板房。当看到街头衣不蔽体的乞丐时,赶车的修缺眼里冒出了怒火。
“时至今日,帝国中还有这样的城市?”他语气里全是不满。
安文望着车外,看到那些面有菜色、衣衫破旧的行人,恍然以为回到了几年前的王都。如今的曙光帝国别说王都,便是普通的小镇也难见这样的穷人了。
“‘安牌’没有进驻黑岩州吗?”寒歌问。
“有。”安文点头,“但只是在主城周围建了两座厂。州主政官是吴正的人,而且这里又是方福的大本营,工厂推行艰难。”
“自己的大本营搞成这样……”寒歌皱眉嘀咕着。
“他们会在乎的只是权贵。”安文说,“对他们来说,上层的大人物吃得饱就够了,谁会操心民众的疾苦?”
“他们也不知道反抗吗?”寒歌想起了赤金州那些令庞达恨到入骨的抗议示威民众。
“还是那句话,这里是方福的大本营。”安文轻叹一声。
“按理说,你对这里的情况应该很熟悉吧。”他看着寒歌。
寒歌摇了摇头:“光荣会虽然一直靠方福支持,但并不代表它完全属于方福。”
“你们本部在哪里?”安文问。
“我不能说。”寒歌摇头,脸上有些愧色,轻声说:“你……别怪我好吗?”
“我怎么会怪你?”安文摇了摇头,“我明白,你对它毕竟……”
“谈不上有感情。”寒歌低垂着头,忍不住回忆起小时候。“但……”
但怎样,她没有说,只是沉默。
安文理解这种沉默,于是不再提这件事。
“表哥。”寒歌喊了声。
“什么事,表妹?”修缺感觉骨头都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