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很快,你就完全属于我(2 / 2)

苏芷抬手揉了揉眼睛,看清面前的人是赫连韦真和碟仙。

“我在哪里?”她猛地坐起身。

那两人对看一眼,赫连韦真说道,“在去本王封地的路上。”

“封地?”苏芷甩了甩头,思考片刻,想起昏过去之前,叶孟奇给她喝的茶。

该死,这是她第几次被下药了?

她发誓以后再也不吃别人递来的东西。

正想着,碟仙摸出个小铜杯,从牛皮囊里倒了杯水递给她。

苏芷警惕地看碟仙一眼,只感觉嗓子里干得冒烟。

算了,管他呢。

她接过来一口饮尽,真爽,擦了擦嘴又要一杯。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喝完水,她严肃地看向赫连韦真,“我为什么要去你封地?”

“这是太子的意思。他最近要忙些事情,不想让你搅进去。他让你在我这儿住一段时间。”赫连韦真耸耸肩。

苏芷沉默了片刻,有些不爽。

好嘛,既然他不想让她多管闲事,那她就只管自己的事情。

只是想起他犯瘾时,她不在身边,他该多么痛苦。

苏芷心里又是一阵抽痛。早知道就挤一些血存下给他。但转念一想,没有冰箱,恐怕也会坏掉……她摇摇头把这不现实的想法甩出去。

当务之急是陈皓的下落。

“那张字条你破解了没?”她问。

赫连韦真愣了愣,脸色有些难堪,“咳,那个么?本王还没有头绪。”说着他捻了捻下巴,陷入沉思,“也是奇怪,我从没见过这种拼写的,既不是天书文,又不是古夏文。”

“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张字条上的古夏文字母,没有任何意义。说白了,是乱的。”赫连韦真认真答道。

“乱的?”苏芷皱起眉。难不成是陈皓随便写个东西糊弄她?

可他为何要这么做?

想着想着她心提到嗓子眼。莫非是情况危险,陈皓怕她搅进去,所以随便写了张字条,想让她在调查字条的歧路上越走越远,从而远离漩涡中心?

想到这里,苏芷从座位上跳起来,脑“砰”地磕在马车顶上。

她捂住脑门,龇牙咧嘴道,“我要回京。”

“不行。”赫连韦真严肃地摇头。碟仙接过眼神,赶紧按苏芷坐下。

苏芷很着急。现在找到陈皓只有一个办法:去铁匠铺,告诉老板,她知道匕首上那行字的意思。

虽然这样会直接暴露在叛徒刀刃之下,但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想到陈皓身处险境,她也顾不得多说,拉开车门就要跳。

只听赫连韦真叫道,“你等等!我这还没说完呢!字条上的古夏文是——”

“是什么?”苏芷立刻坐回来。

赫连韦真松了口气,“是这样,虽然没有任何意义,但我看得出,其中有某种规律。”

“规律?”

“我猜是某种更古老的文字。”赫连韦真眼睛闪闪发亮,双手兴奋地搓着,“你知不知道,在天书文之前,还有一种类似文字?”

“什么文字?”苏芷问。

“这个……我们行里的人,称之为“默文”。据说这种文字不能被念出来,一旦念出,就会招来地狱恶鬼。”赫连韦真压低声音。

碟仙被吓了一跳,紧紧抓住赫连韦真的胳膊。

苏芷一头雾水。怎么越说越玄乎了?

“你不是不信鬼神么?”

赫连韦真嗤笑一声,“俗人的鬼神我自是不信,那些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但这种文字我确实见过,史书上也有记载。传说七百年前,圣朝派三万工匠为天子修陵,挖出了一块默文石碑。当时有位老师傅识得碑上文字,心血**念了几句。”

“接下来呢?”碟仙瞪大眼睛。

赫连韦真接过碟仙递来的铜碗,喝了一口水继续道,“当晚,有三个监工悄悄约着下山快活。一夜风流之后,他们回到山上天已大亮。三人便直接去了工地。可工地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三人奇怪,以为今天上头有人来训话,所以没有出工。于是他们悄悄回到驻地。没想驻地也是一片死寂,没有人声,连狗叫声都没有。”

两个女孩子向彼此靠了靠。苏芷问,“人都去哪儿了?”

赫连韦真露出个阴森的笑,“他们走近帐篷,只觉鞋底黏糊糊的,地上满是黄绿色的脏东西,好像有人喝了酒吐了一地。难道是全体喝醉了不成?三个人非常奇怪,掀开帐篷一看,帐篷里一个人都没有。他们查遍了所有帐篷,皆是如此。”

“然后呢?”

“没有然后。那三万人,一夜之间,就这么活生生消失了。这么多人,全部杀掉也要好几天。从山上离开,也会有动静。但当地县志记载,那天夜里只闻村中群犬如狼般对月嚎叫,并没有其他响动。后来圣朝将他们记载为战死,给家属发了点钱,此事不了了之。”

空气安静了片刻。

马车外,艳阳高照,苏芷却觉得浑身发冷。过了一会儿她回过神来,问:

“你说的这些,和陈皓的字条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因为这件事情,默文被历代所禁,至今已无人会念,识得的人也寥寥无几。”赫连韦真压低声音,表情非常严肃,“要是字条上的文字真是默文,说明陈皓遇到上了不得的人物。”

苏芷眉心一跳。

“会是怎样了不得的人物?”

莫非那个叛徒还是个古文字学家?

赫连韦真眼中透出兴奋,“我也说不清楚。总之,不会是你我能应付的。不如你随我回封地,我有几位道行更深的朋友,说不定他们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