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景象(1 / 2)

男子一见吓得小孩,立刻高兴得哭了起来,不停地点头一句话也不能说。

他有一些兴奋、兴奋,也有一些害怕,他害怕那些王友靳道上的人对儿子会有任何过分。

毕竟相似的事已发生了不知多少回,而他也丝毫没有怀疑王友靳道上那些骑兵能做得如此出色。

然而,那名王友靳道的骑兵却并没有做什么事情,只是转身又拿来了一幅手铐脚链,给孩子戴上之后便和男人捆绑在了一起,随后一言不发的转身离开了这里。

只不过,他临走之前丢下一句话:“诚实不耍花样也能少受皮肉之苦。”

还有一些阿巴嘎部落子民看到这种情况,立刻炸锅,很多人开始高声叫喊。

“还要带着儿子女儿!”

“带着爸妈!”

“求求你,就这样把我家人留在身边吧,我会为了你付出一切!”

……

仅在一瞬间,哀嚎声、乞求声就回**在阿巴嘎部落的天空。

愿屈服者皆心有所忧,所以,此刻看到王友靳道骑兵竟真将那人之子给了自己,于是开口哀求。

一位将军装扮好的骑兵听到这些人的喊声,骑在马上走来,凶神恶煞地怒吼着:“都让我安静一点吧!”

阿巴嘎部落子民怕激怒王友靳道骑兵,使他们全家惨遭毒手,闭着嘴。

这时,王友靳道将军模样的骑兵慢慢地又开始说话了:

“想跟家人呆在一起,挨个说,点了就跟我说你是什么家,没有点就不说!

你是阿巴嘎部落勇士,你该能理解我的话吧,不听话的话,别怪我失礼!”

说完这话,此人还冷哼了一声,眼眸之中满是寒芒。

阿巴嘎部落人民听到这句话后,忙闭着嘴,再也不敢出半个音来。

那个王友靳道将军样子的骑兵走到一个男人跟前,把马刀指着一个跪着的男人说:“就从这里说起吧。”

……

将这几个阿巴嘎部落人员重新组合在一起,估计话费差不多2个时辰吧。

不过,这样的举措明显有着很好的效果,这些阿巴嘎部落的人反抗的意图减弱了很多,甚至有人主动表示愿意加入王友靳道,成为王友靳道的战士,为王友靳道南征北战。

当然,王友靳道骑兵根本不会接受这种要求,毕竟没有人能肯定这些人是完全不可信的,没有人能肯定他们有没有心怀鬼胎。

守卫这些阿巴嘎部落仅有一千多名骑兵,但阿巴嘎部落中的这些子民加起来大约一万人,尽管他们中多半是没有反抗之力的老幼妇孺。

即便如此,王友靳道的人还是不敢冒太大风险,很快就把这些阿巴嘎部落的人带回了王友靳道。

旅途中这些带着手铐铁链阿巴嘎部落人民并没吃太多苦,走出几个伙计想乘乱而逃,不料不久又被骑兵追赶砍去首级外,其余全部被成功押往王友靳道。

这时已是傍晚时分,王友靳道张灯结彩,到处向记者粮,除粮外,还备有不少兵器甲胄和越冬棉服被褥。

这里的环境与阿巴嘎部落人们所认为的完全不同,他们以前也认为王友靳道上的人们遇到以前那种冲击,一定是要艰难地度过这寒冬。

而夏人给王友靳道的东西肯定少之又少,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因此,王友靳道的人今天才会进攻自己的部落,为的就是抢夺过冬的资源。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的。

夏人在王友靳道上给予许多资源,包括食物、越冬用棉服、被褥等,乃至送出许多锐利兵器、甲胄。

既然是这样,王友靳道上的人们又何必突然攻打他们的部族呢?

阿巴嘎部落人民不解其意,心中疑窦丛生。

尽管他们想不通此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阿巴嘎部落人民的好日子已经到头。

也许,从现在开始要做奴隶,也许甚至不如做奴隶,做王友靳道上跑来跑去的人或工具。

王友靳道上张灯结彩,处处燃着暖暖的篝火,仿佛能点亮一整晚。

还远远不够,外面灯火辉煌,带出来的阿巴嘎部落子民却心慌意乱,好像他们身处无尽的黑暗中,完全看不清他们的前途。

本来他们也认为会具有某种立即用价值似的,就算不能为了王友靳道而南征北战也该能给王友靳道添砖加瓦。

可是当他们亲眼看见王友靳道的真实情况之后,却是发现自己想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这些王友靳道人完全不用自己替他们做任何事,仅夏人给他们提供的补给品就够他们熬过这个冬天。

“阿达我饿极了.”

第一个喊着跟他儿子走的人听到他儿子的话,他低下头,发现他儿子正在眨眼睛。

男的听了心里却无奈。

不只是你饿肚子,我这做爹的都饿肚子呀!

不过,他却是没有把内心的情感表现在脸上,反而挤出微笑安慰说:“乖啊,再忍吧,明天还有饭吃。”

其实这句话他本人也不信,谁也别想把粮食浪费到那些谁也没利用价值上,不要说那些打过仗的王友靳道人,就是换做阿巴嘎部落本身也不会让奴隶们有饭吃。

在今后几天内,三、四天内吃不到象样的饭菜是完全可能的。

王友靳道人也许送他们冷饭,也许送狗不想吃馊了的东西.

那个男孩听了他爸爸的话后,乖巧地点点头说:“嗯,阿达,又忍了,睡了也不会饿。”

说这话的时候,孩子眼神里流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光彩,好像真的睡醒一觉起来之后就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一样。

看到他的小孩这么乖,那男的心里又酸酸的。

这一刻他确实有些遗憾。

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投降而感到懊悔,反而为自己生下这个小孩而感到遗憾。

生于阿巴嘎等部落,早、晚都有亡国之日,男人们自始自终都知道存在这种现象。

想到这,那人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过了一会儿,突然一阵脚步声响起。

那人下意识地睁开了眼睛,转头朝脚步声来。

这一刻,作为王友靳道上的囚徒,只要有一点点声音,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