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洹一战成名之后,京城里关于苏若烟的流言,开始悄然的改变,先前骂她草包骂的多凶的,如今夸赞她深藏不露的,就夸得多厉害。
越洹不是受这些虚名影响的人,自然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每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苏若烟同样也是如此,这些人的夸赞和厌恶,都来的太过突然。
苏若烟听了这么多年,生活也没有多少改变,她从不是活在旁人看法中的姑娘。
于是,夸赞他的人就更多了。
苏若烟自是哭笑不得,却也未曾理会,只是瞧着这接连大雨,有些担忧,越洹昨夜冒雨匆匆前来,眉宇间挂着止不住的忧愁。
“近日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若是这么一直下去,只怕黄河会决堤。”
越洹那日的话语还言犹在耳,谁曾想上朝之时,就有八百里加急的密函传来,黄河周边的村落接连暴雨,黄河水涨船高,恐有灾情。
黄河沿岸常年水灾,若是到了多雨的季节,黄河泛滥,势必造成洪涝,如今暴雨接连而下,只怕黄河决堤是迟早的事情。
每年朝廷都会拨款无数去修黄河的堤坝,只可惜黄河每年都决堤,死伤无数。
这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情。
苏若烟记得以往在家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爹爹就会非常的头疼,黄河每年泛滥,每年死人,每年修堤坝。
可还是每每决堤。是悬在所有人心头上的一把刀。
每年黄河决堤,造成的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有无数人为了抢修堤坝,被洪水冲走。
偏偏还有许多人为了一己之私,从中牟利。
苏若烟只要一想起这些,就觉得心痛难耐,偏偏这些事情,凭着她的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
暴雨一直没有停下,苏若烟每日上朝,都能听到黄河传来的最新消息,黄河赈灾已经刻不容缓。
户部拨款百万两黄金赈灾,算得上是非常识趣,没有拖拖拉拉的搞事,朝堂之上的气氛一片严肃,六部这些日子非常的好说话,要银子就给银子,要人就给人,要工具就给工具。
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迎来一个最棘手的问题,谁去赈灾?
如何赈灾?
黄河治理,那是千古难题,从古至今,都是一大难题。
苍玄帝在朝堂之上再三询问,却没有一个人出列,黄河赈灾一向是个苦差事,吃力不讨好不说,一不小心还会丢了命。
武将大多镇守边关,即便是偶尔回朝,也不过是轮换罢了,让武将去治理黄河,显然是行不通的。
苏若烟倒是有心,可她心知自己是几斤几两重,若她跑去黄河,只怕还没到,就死在路边。
朝堂之上一片安静,文武百官都未曾开口说话,苏若烟瞧见这一幕,心中是有些心寒的。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为何在这种时候,一个个都当起了缩头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