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江清沂大婚(1 / 1)

来圣国的第一个春节,江清沂过得不算如意。但好在也没有太大的波折,安安稳稳的日子也就过去了。元宵节当天,容忌亲自到微光殿下旨,将在下个月的一号把她许配给江湖中人人称赞的武学世家贺家得二公子贺子君为妻。此消息一出,不到半天的时间,消息便不胫而走,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贺家第一时间派人进宫来,送来了价值不菲的聘礼。虽然此举完全没有必要,但是这是一个展现自己诚意的好机会。不仅贺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就连容忌,他也不会放过这个为江清沂撑腰的机会。

江清沂一觉睡到辰时,起来一看,满院子的箱子。箱子里装着的,全是首饰布匹。各种颜色都有,看的她眼花缭乱。丫头在一边看到,兴奋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东西都是送给她的。倒是婉娘,满脸忧伤的看着红木箱子。像是,触及到了她的旧事。

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她的身边,用胳膊戳了戳她的腰,视线一直紧贴在地上的箱子上:“婉姨,你说这个贺公子,是不是真的喜欢上我们公主了啊?这也太大手笔了吧。我感觉,他们贺家比我们皇上还有钱。”最后一句怕被人听到,还凑到婉娘的耳边来说。婉娘不掩嫌弃的撇了撇嘴,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她说道:“丫头,你这话可以说的再大声一点,免得陛下听不到,公主出嫁委屈了可就不好了。”

小丫头现在正在兴头上,对于她的挖苦也不生气。还乐滋滋的反驳道:“不可能,陛下很喜欢公主。况且这门亲事还是陛下亲自给公主说的,他肯定不会委屈了公主。”这时江清沂刚好从旁边经过,脚步没有停,却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傻子真好啊!不识愁之味。

婚期一定,就感觉时间过的更加的快了。大婚当日,江清沂凤冠霞帔,端坐在寝宫里的铜镜前,任由着梳洗的嬷嬷为她化妆打扮。一大早就被叫起来,她严重的睡眠不足。睡眼惺忪的坐在那里,不是后面有个靠背让她靠着,可能这会儿已经躺下了。

她这边忙忙碌碌,乌烟瘴气。前朝大堂上,却是热闹非凡,宾主尽欢。半路出家的公主那也是公主,再加上容忌对江清沂的偏袒。所以今日大婚,是严格按照圣国长公主婚礼标准来办的。公主大嫁,天子大赦天下,全朝上下,休沐一个星期。

容忌坐在主位上,看着比他年龄大了几轮的大臣们而感到开心,而是因为,他等一会儿就能够看到穿着嫁衣的江清沂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还隐隐约约的有些期待。

贺子君的迎亲队伍早就已经在宫门口等着了,虽然已经立春。但山巅上,还是风寒气冷得很。一群人站在朱红色的宫门口,像是再等出笼的鸟儿。贺子君已经将平日里的素衣换作了大红色的婚服,随他一起等着的是他几个交好的江湖朋友。都是一些在江湖上,叫的出来名字的响当当的人物。说来,这阵仗,也是给足了江清沂面子。

看着高大冷硬的宫门,想起前些时间他收到的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贺子君觉得,他此后的日子或许不会再无聊了。那封信虽然没有署名,但是看信的内容也不难推断出那是来自他未婚妻,也就是长公主江清沂的信。这位半路冒出来的公主,真的很让他大吃一惊。

虽说他第一次见面对江清沂的印象还不错,但是毕竟没有真正的相处过。他以为,即便江清沂不是那种嚣张跋扈,心机深重的女人,那应该也是那种默默无闻,任由他人安排自己人生的平庸人。是万没有想到,江清沂居然是这么一个洒脱开阔,有自己思想主见的人。

江清沂送来的信并不长,甚至算得上短小。总共也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初次见面,还望理解。”第二句话是“来日叨扰,万望包容。”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第一眼看会觉得莫名其妙,但是多看几眼就知道,江清沂把她心中想说的话都传过来了。

意思很明显,此次婚配并不是她自己的意愿,也理解公子的为难。此后我们相敬如宾,互不干涉,还望公子理解。看明白这一层意思后,贺子君是兴奋的。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般聪慧的女子。不会把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捏在手中,也不会委身于人,不懂自主。

想到这里,贺子君看向宫门的眼神都更加炙热了起来。站在他身侧的好友见他如此,都忍不住向另一人打趣道:“子君这是着急了吗?放心吧,长公主今日与你婚配,这是天下尽知的事情,不会出什么岔子的。”听到好友这样说,贺子君反而还真的好奇了起来。想以江清沂的性格,会不会真的逃婚呢?只是还没等他想完,一直紧闭的宫门就打开了。

从里面出来了一个公公,手中拿着圣旨,一看到贺子君,就满脸堆笑的说道:“还请驸马爷领旨。”听到这个称呼,贺子君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不过很快他就收敛好了自己的情绪,单膝跪下领旨。这本来是不合规矩的,但是贺子君作为江湖中人,现在又是驸马,公公虽然心里不喜,但是也没有过多苛责。按部就班的把圣旨念完,然后交到贺子君手中。再说几句恭维的话,就自己离开了。

“子君,我今天还真是长了见识啊!”公公刚走,一旁穿着黑衣的少年就搭着贺子君的肩膀说道:“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公公,原来他们就长这样啊,与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嘛。”黑衣人话音一落,刚才那个打趣贺子君的人就接道:“云城,你这话就说的好笑了,要是光看表面就看得出来他们与我们哪里不一样的话,那你就成透视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