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颂曲(2 / 2)

一股与天斗的不屈气势扑面而来,大气磅礴。

章:一曲黄河天下惊生动的形象跃然与眼前。

就是抗争!

与天与地,最终对抗的还是外来人。

其意境不言自明。

胡老大叫声好,却又担心他们的安全。

抓起了电话,拨出了个号码.....

言语中,叮嘱一定要确保所有人的安全。

杨隆基三十多岁,职业男高音。

对东京音乐节的概念只是旅游而已,唱个歌要玩命?

啥时候,歌唱是个危险的职业了。

那是他没看到黄河大合唱的剧本。

第二段,黄河颂。

一个起点,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被誉为青年音乐家的杨隆基,真不想去冒险。

黄河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杨隆基看到后,一个声音告诉他,毕生追求的就是唱出一出被世人所铭记的歌曲。

除了黄河颂,再没有一生的追求。

为此,还和夫人,女高音音乐家杨箸争执一番。

杨隆基有顾虑,既然允许退出,为什么不能撤出,偏要玩命呢?

杨箸一句话奠定了华夏男女高音音乐家的地位:“和平时代,你既然扛

。着肩章,就要做该做的事情。”

“我去唱,你还是退出吧!”

“不行,有道是夫唱妇随,我陪着你。”

“箸箸,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你,你是我的骄傲。”

“你就好好表现,不要有顾虑,知道吗?”

“我知道。我就是个小兵,前面有陆恒川和两位团长盯着呢!”

“要么成龙,要么成虫,拼吧!”

“拼了。”

一曲终了。

没有给观众任何的时间,颂曲轻轻的扬起。

杨隆基趁着黑影,站到了独唱的位置。

朗诵者捧着词牌:啊!

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液,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着我们的赞歌。

管弦乐器舒缓的演奏,经历了船夫的吶喊,似乎回归了平淡。

母亲河承载了数千年的赞美,今天就让现代人重新称赞一回,让世人知道,黄河的伟大。

穿着燕尾服的杨隆基,独占一个高台。

开腔唱到:“我站在高山之巅,往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