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种人,自然就是“店小二”之流。
黄沙镇是个三不管城镇,自然成了犯罪者的天堂,每年都有三国通缉犯前来黄沙镇避难,一旦到了黄沙镇,任何国律城律都约束不得他们。
就连牧国王城赫赫有名的七神捕到了这里都得暂时忘却神捕的身份,否则坏了黄沙镇的传统规矩,休想走着出去。
毫不夸张的说,黄沙镇原居民甚至占不到镇子人口的百分之十,可见“外来者”有多少,也许随随便便拎个小贩出来,都极有可能是几国共同通缉多年的凝元境高手。
以上种种因素,构成了一个和平美好的黄沙镇。
是的,和平!
这里出奇的和平。
甚至没有黄沙镇,牧徐两国的居民还常年生活在战乱的恐惧中。
因为每到战乱时刻,两国军队的将军首先会进行一轮交涉。
当然,这种交涉非官方,可以理解为私底下划分地盘。
比如牧国想攻占徐国,双方就会象征性出兵“摩擦”一下,然后牧国就占领了黄沙镇,牧王城的高官们会收到前线胜仗的消息:某某将军率领多少多少军队,经过何其惨烈的一役,最终攻占黄沙镇云云。
再过两年,也许徐国又会抢占回去。
反正两国交战数百年,从来都只是黄沙镇的暂时换了面旗而已。
两国心照不宣,故而黄沙镇也成了高官们送家族子弟前来镀金的好地方,上官秋名就曾在这里服役过三年。
今年黄沙镇城墙头飘扬的是牧国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杆倾斜,随时有可能倒下来。
……
城墙不高,两三丈,即便翻过去都没人会管。
年轻人停在城门口,被三个大汉拦住去路。
一大汉道:“想进黄沙镇,留下买路财。”
年轻人果然摸了摸袖囊,从里面取出五文钱,这是他的所有家当。
三名大汉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用古怪的眼神盯着年轻人,脸上也带着很奇怪的表情。
他们不过开个玩笑,没想到还真有人乖乖送钱。
那大汉疑惑道:“小子,第一次来黄沙镇吧?”
年轻人点头。
大汉又道:“有朋友在镇上?”
年轻人摇头。
大汉沉吟片刻,再道:“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终于说话,声音干涩而沙哑,仿佛有些日子没说过话,他说道:“阿宇。”
大汉笑道:“好,阿宇,以后你跟我混……”
大汉还没说完,却见年轻人把五文钱塞到他手里,默不作声离开。
三名大汉怔住,心道这真是个古怪的年轻人,旋即又摇摇头,替他感到悲哀。
像阿宇这样的脾气,在黄沙镇上绝活不长。
黄沙镇是很和平,可那得建立在优胜劣汰的前提下。
阿宇脚步虚浮,一看就是个连聚灵都不曾的普通人,而且没眼力劲儿,沉默寡言,不懂礼貌。
这样的人是没法在黄沙镇上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