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县令儿子亲自下厨(2 / 2)

而陆言遇和林清泠,已经放下了筷子。

“吃饱了吗阿泠。”陆言遇递给林清泠一个手帕,关切的问道。

林清泠点了点头,她的胃口不大,吃了一个大馒头,喝了一碗青菜汤,也差不多了。

再饿的话,晚上多吃点就完了。

至于傅修,他苦涩着脸,早知道,吃快点了!

现在最重要的!和这两个人处成朋友!

傅修快速的站起来,又是一次正式的双手交叉鞠躬:“两位,不知是否能和鄙人成为挚友?鄙人不才,经营着一家书院,若是两位的孩子到了年龄,可以到我的书院学习!”

以前,傅修始终觉得,走后门是一件十分不齿的事情。

但是现在,他想走个后门。

陆言遇和林清泠对视一眼,小年糕三岁了,也是时候可以启蒙了。

林清泠不知道的是,雁门县知县,也姓傅。

陆言遇知道。

“傅兄说笑了,咱们既然已经一起吃过饭,那便是朋友,正好我那三岁小二也到了启蒙的年纪,到时候怕是要叨唠傅兄了。”陆言遇也行了个礼,但是有些不同。

傅修是双手伸直交叠,但是陆言遇事单手握拳,击掌于另一掌心。

大概是武人和文人的不同吧。

傅修欣喜若狂,要是跟陆言遇的小孩搞好关系了,以后蹭饭还不简单吗!

“陆兄说笑了!我的书院名叫知行书院,就在雁门县北门往西四公里处,正好我新设立了一个启蒙班,欢迎小外甥来。”没有启蒙班?他新设立一个不就好了!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吃饭的路!

陆言遇再和傅修简单的闲聊了几句,毕竟他们不是每天都在县城里面的,所以说好了每个星期带着小年糕来一次,然后学习一天后,剩下的时间就自己在家复习与预习,这些林清泠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胜任的。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傅修,小夫妻两也准备回家了。

给小黑掰了一点馒头,他也呼哧呼哧的吃下去了,状态明显比刚买来的时候好了很多。

坐上了牛车,迎着落日,他们回家了。

傅修也回家了,一回家,傅修就进了厨房,厨房的丫鬟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的少爷就只有两个爱好。

一个是读书写诗,25岁的年纪不定亲不说,还自己离得老远开了个书院,扬言要教个状元出来,县老爷都懒得管这唯一的儿子了。

另外一个自然就是美食了,每个星期都得来厨房闹腾一会。

这一次,又不知道傅少爷要做些什么了。

“炒,就是不加水将东西放锅里炒熟!”分别前,傅修专门和林清泠讨教了那道炒鸡蛋肉片如何制作,本以为林清泠不愿意说,但是没想到她不仅说了,还深怕他学不会一样,说的很详细!

“啊!”准备切个肉片,但是刀太重,肉太滑,傅修直接将自己的手给割破了,发出了哀嚎。

五分钟后,傅修抱着手,指挥着傅家大厨干活。

“对,切片,就这么厚!”大厨按照傅修所说,将肥肉和瘦肉都切成大约两毫米的薄片。

大厨很想吐槽,少爷,我们不都一直这么做的吗,你这没啥创意啊。

但是他不敢,只能默默的听着傅修说,然后照做,接着讲两个鸡蛋打入了碗里,搅拌均匀。

“我来,给我把锅烧热。”傅修再次的将位置拿了过来。

林清泠说了,一定要先放肥肉!煸出油后,再放瘦肉,焦黄之后再放入打散的鸡蛋!

“少爷,不防水?会糊掉的!”大厨终于忍不住的开口了,被傅修一个眼神逼退了,糊就糊吧,到时候换个锅好了。

傅修讲肥肉放进了锅里,很快肥肉紧贴着锅壁滋滋作响。

他也在担心,没有水食物怎么会熟呢?

但是很快,当透明的油逐渐溢满锅底的时候,猪油独特的香味就飘了出来,飘到了厨房外,傅知县的鼻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