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李娇娘在京郊的时候,曾救了被马蜂蜇伤的国公夫人,之后顺便治好了珍娘子脸上的雀斑。
这都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珍娘子脸上的肌肤早如剥了壳荔枝般水润光洁,与先前比较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也正因为如此,年纪轻轻的珍娘子再次重拾自信,这才愿意重新与京中小姐们聚在一起游玩。
如今见人们说起了李氏药堂的事情,不由插嘴道:“那个李娇娘,真有这么大的本事,还是徒有虚名想博取噱头?”
其中有小姐赶忙帮着提醒道:“珍娘子忘了吗,李娇娘先前可是有给你治过雀斑的。我想,应该还是有点能耐的吧。”
不说这个还好,珍娘子最烦别人念叨她的缺点。
在家的时候,国公夫人没少在她跟前念叨李娇娘的好,说什么要知恩图报之类的。
真是搞笑,她可是国公府的人,多少人上赶着想要巴结她。
更何况,当时也不是没有给李娇娘应得的好处,怎么搞得好像她欠人救命之恩似得。
本来对李娇娘没什么感觉得珍娘子,每每想到这些事,都觉得窝火异常。
偏偏身边还就有不长眼的,不停地询问治雀斑是怎么一回事。
这也难怪,毕竟先前珍娘子长雀斑的事情,在她看来可是一桩丑闻,死活不让旁人知晓。就算后来治好了,对于外界也是闭口不谈,难怪很多人不清楚内幕。
见那些人恍若她不在跟前一般说的热闹,珍娘子的火气蹭蹭往上冒,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噌的起身离开。
原本还在八卦的众人,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得罪了珍娘子。
可惜话已出口覆水难收,这些人只能闷闷的也各自散了。
珍娘子气呼呼的乘坐马车往回走,快到国公府时,仍旧觉得怒气难消,干脆指使马车往李氏药堂赶。
身边的丫鬟有些紧张的询问道:“小姐可是哪里不舒服?咱们就快到府上了,不如回去找大夫上门来瞧吧。”
珍娘子一瞪眼:“谁说我不舒服了,快点带我去李氏药堂。”
珍娘子的话,仆从不敢不应,只能在国公府门前堪堪调转车头,前往了李氏药堂的方向。
关于珍娘子的马车回来又走的事情,负责守门的侍卫自然通报进府里,很快,一道骑着骏马的月白色身影,带着数名侍卫,朝珍娘子马车消失的方向追去。
这边的珍娘子依旧怒气郁结于胸,听到车夫在外提醒说,已经抵达李氏药堂时,她气呼呼的哗啦一声挑起车帘,就往外观看。
诺大的黑色匾额端正的挂在药堂门前,两旁的对联是中书令龙乔的亲笔题字,一旁还挂着盖有皇帝印章的木牌。然而,更加让人生气的,是门口挂着的那面小旗子,上面赫然写着“李神医坐镇药堂,专治他人不能治之症。”十六个大字。
明黄色波浪边的长方形旗子,在风中吹得哗啦作响,尤其旗子上挂着的小铃铛,更是叮叮铛铛吵得人心烦。
众人都明白,那是民间游医才会有的旗子和铃铛,又唤作铃医。
看着李氏药堂前的这些装备,珍娘子撇嘴嘲讽道:“哼,真是自掉身价。堂堂圣人钦点的治病神医,放着好端端的平安县主不做,改做游医了么。走,随我去会会这位大言不惭的李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