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们母子二人双双离开,李娇娘等人才终于松了口气。
“我的天啊,这也太夸张了吧。有这样的母亲,表哥活的该多累啊。”李敏一边感叹,一边冲着自家亲哥挤眉弄眼,“哥哥,还好你遇上了咱娘这么明事理的娘亲,你看你,简直不要太幸福哦。”
她的一番话,顿时惹得在场人哈哈大笑。
王氏没好气的在她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嗔怪道:“你这丫头,总是这么胡言乱语,看以后还有谁敢上门求亲。”
见母亲又提起了这件事,李敏觉得甚是头疼,一边躲避一边无奈的说道:“娘,您能不能不要老把嫁人挂在嘴边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着急想嫁人呢。”
这丫头总是那么的牙尖嘴利,一句话便将王氏成功堵得哑口无言。
他们家人平日里总是随意说笑,并没有真的想要将李敏嫁出去。
可是其他人并不代表也会这么想。
就在午觉过后,奶奶刘氏破天荒的来到李家小院。
一进门,就点明要找王氏。
最近一段时间里,刘氏虽说对待王氏的态度比先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可是王氏在看到自家婆婆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战战兢兢的跟着人家进了堂屋后,又赶忙端茶递水,忙的不亦乐乎。由于不知道婆婆今天过来想要说什么,心中忐忑的王氏,显得更加小心翼翼。
岂料,婆婆坐定之后,第一句话便是问了句:“老大家的,你觉得穆秀那孩子怎么样?”
听到这样的问话,王氏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的愣神,让刘氏有些不满。
好在她还没忘记今天来此的使命,忍着心中的不悦,又问了一句:“我是说,如果找穆秀给你做女婿的话,你会不会愿意?”
这回,王氏的脑袋瓜可算反应过来了,连忙紧张的问道:“娘说的是什么意思?是要撮合孩子们吗?只是不知道,娘提的是哪个孩子?”
他们家一共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李娇娘在不久前已经和宜兴城的周捕头定了婚约。
二女儿李敏年纪还小,王氏一时间还真想不通,婆婆说的人选会是哪个。
“当然是敏丫头啊!”刘氏一锤定音,“娇娘已经和周捕头有了婚约,自然不能再提。可敏丫头没有婚约,当然可以考虑了。”
说着,她又怕王氏不同意似得,念叨了一遍嫁给穆秀的好处:“你看,穆家是开油纸伞铺的,家还住在云淳城。穆秀那孩子你也见过了稳重成熟,且还是家里的独子,以后穆家的所有家产,可不全是他的么。更重要的是,咱们两家知根知底,和穆家结亲就相当于是亲上加亲,把敏丫头嫁过去,你也放心不是。”
听了婆婆的苦口婆心,王氏只觉得一阵无奈,却又不敢反驳,只能支支吾吾的说了句:“可是敏丫头年纪还小,现在就给她说亲,会不会太早了。”
刘氏在家中强势惯了,闻言立即瞪眼道:“现在只是给她定亲,又不是让她成亲,怎么就早了。你去,将敏丫头叫过来,我亲自问问她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