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李娇娘早有耳闻,此刻却是嘴角微扬:“去衙门正好。”
“正好什么啊,那可是衙门,进去了不死也要剥层皮。”王氏急的跺脚。
适才被惊到的刘老三,也逐渐清醒过来,哈哈一笑,意味深长的说:“是啊,李娘子可要想好,衙门可不是乡村理正家,由得你胡搅蛮缠颠倒黑白。”
“我李家村理正行事光明磊落,虽不能与刘县令相提并论,却也不是任你这等地痞污蔑的。”
这时,耳边突然响起理正沉稳严厉的声音。
虽然不是李家村人,刘老三饶是惊得一个机灵。
同时,其他人的目光,也朝声音来源的方向看去。
见理正身边跟着的是李成时,大伙心中了然。
难怪他们在胡同口争执这么久,还没有看到成郎君的身影,原来是去请理正帮忙了。
理正的义正言辞,把刘老三吓得有些心虚,忙换了张笑脸率先告状:“理正来的正好,您看这人身上背着大魏禁器弩,刚才我当众拆穿时还差点被他掐死,您看,脖子上现在还有印呢。”
刘老三再次利落扯下自己的衣领给理正看,理正瞥了眼,厌恶的扭头看向王忠良。自然,也看到了他背上**出来的半截弯弓,疑惑的问:“大郎家小舅子,刘老三说的是真是假,你解下弓来让人一看便知,不知你可敢给众人查看?”
适才随着这里的争执不断和理正的到来,周围已经聚拢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庶人不允许私藏弩,是朝廷的禁令,平民百姓只管遵守就是了,哪里敢公然对抗。
眼前的壮年郎君一看就是农人出身,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做这种事。
大伙心下疑惑,眼睛却都死死盯在王忠良背后的半截弯弓上。
“是不是弩,光凭一张嘴是说不清的,郎君还是拿出来的好。”理正再次皱眉催促。他也不认为王忠良身上会藏着此等杀器。只是没办法,当着大伙的面,总要给个交代。
王忠良眉头紧皱,全身肌肉都绷得紧紧的。
此刻的他像根木头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似没有听到理正的几次催促一般。
见他没有任何动作,刘老三更加激动,大声嚷嚷着:“你们看啊,他根本不敢拿出来。刚才我刘老三看的清清楚楚,他背着的的确是禁器弩。”
听到这里,大伙在看向王忠良时,脸上也写满了怀疑,理正则是厉声呵斥:“你如果还不拿出来,我们就要将你扭送官府了。”
别人或许云里雾里,可刚刚从娘家回来的王氏却很清楚。
弟弟背后的弯弓,的确是父亲按照军中用弩的模样私造的。平时不过是用来射只野鸡、兔子,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野鹿,就像前几天那样。
要是普通的自制弯弓,莫说野鹿,就算是野鸡兔子也难免失手。
可经过改造的简易弩就不一样了,因为有弩机装置的瞄准,用来控制箭能直线前进的,放置箭簇的沟形矢道,弩的准头和力道便比普通弯弓有了较大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王忠良每次打猎都不落空的原因之一。
此刻见这些人都在逼迫自家弟弟,王氏赶紧冲出来护住王忠良,大声反驳:“不行,弓箭绝不能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