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娘姐弟双双下了马车后,就被那两名黑衣侍从带进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中。这样规格的宅子在宜兴城并不少见,唯一令人咂舌的,是那往来穿梭的成群奴仆。更令人吃惊的,是这里奴仆虽多,却都是各司其职,哪怕连交谈的声音都放轻了许多,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嘈杂喧嚣。
姐弟俩在暗自惊讶中,穿过奴仆成群的前厅、回廊,二人的脚步最终停在内宅一座偏厅的门外。
其中一名黑侍从示意他们在外等候,而他自己则是和门口候着的大丫鬟耳语几句,那大丫鬟便笑了:“原来是那对会做小吃的姐弟啊,老夫人正念叨着要见见呢,我去禀告老夫人一声,你们且等会吧。”
说完她便挑帘子进去了,没多久,适才那位大丫鬟又出来了,冲着李娇娘姐弟笑盈盈的说:“你们来的真巧,老夫人刚刚睡醒午觉,眼下还没什么事,命你们现在进去呢。”
说话间,她一手帮忙挑着帘子,示意成郎君和那两位黑衣侍从在外等候,而她则是引领挎着食盒的李娇娘迈步进了偏厅。
一进屋里,一股有着沁人心脾的熏香,连带着熏人的暖风一并扑面而来。虽说现在是寒冬腊月,这装修考究的屋子里却如春日般暖意融融。
李娇娘不敢肆意打量坏了规矩,眼观鼻鼻观心,静静随着大丫鬟穿过宽敞的偏厅,又拐进朱钗叮当的内室门口。
大丫鬟自顾自的走了进去,李娇娘却没有往前挪一步,听见那丫鬟冲着里面说了句:“老夫人,喜鹊把人带来了。”
李娇娘心想,原来那丫鬟名叫喜鹊,联合她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倒也完美契合了这个名字。
正在镜前梳头的老夫人闻声没有应答,等身边环绕的婢女们,将她的花白长发全都拢到一处,又在其高高堆起的发髻上插了个样式古朴的镶宝石金簪,这才慢慢的转过头来。
见李娇娘仍旧规规矩矩的静候在内室门外,心里对这个小娘子不由满意了几分,因此语气也和蔼了些:“小娘子进来说话。”
李娇娘道声是,迈步进了内室,在距离老夫人十来步的地方站定,屈膝道福:“李氏娇娘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的眼光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她,点头说:“起来吧。听说近来的山楂粥和烤山雀等等,都是你做的,味道不错,我很喜欢。只是不知道,你是怎么学会做小吃的。”
“谢老夫人谬赞。实不相瞒,娇娘的父亲生前是一名秀才,平时很喜欢收集古书墨宝,承蒙父亲怜爱,娇娘也识得几个字,见父亲的藏书中有本《美食秘籍》,心下欢喜就照着学了,可惜只学了些皮毛,入不得眼。”她的话真假参半,到是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那老夫人好似被勾起了往事,叹口气无比同情的说:“看样子,你也是为了生计,不得已才抛头露面卖小吃的。”
身边的丫鬟百灵见主子情绪低落,忙凑上去悄声提醒:“老夫人,小娘子今日来是送新鲜小吃的。”
“对了,你的小吃是哪些,拿出来瞧瞧。”
李娇娘不急不忙的打开食盒第一层,只见一块晶莹剔透的胶状物,正方方正正的摆在盘子里。它里面包裹着或红或白的细丝,绝大部分却是清澈透明的。稍微晃动一下,这小东西竟然也会跟着颤抖一阵,看起来着实新奇。哪怕就连见过无数美食的老夫人,也被眼前的小吃惊住了:“这小玩意看着倒像是番邦进贡的琥珀,不知有个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