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要早些回去。”春烟没有看她,而是仔细观察着先生方才放在前面的仙鹤图,下笔准备绘画。
白凤娇撇撇嘴,百无聊赖的咬着笔头:“我打听过了,二爷今晚有演出。你一个人在荣福堂待着有什么意思,万一禹师傅再犯起混来,还不如跟我出去玩玩。我给你说的这个地方,你保准喜欢。里面有荣福堂的故人。”
“谁?”春烟将头转了过来,她有隐隐的不安,唯恐听见那个不幸的名字,再承受什么凄风苦雨。
“段奉节。”
.
前门外的御顺轩,是北京城里最有名的茶馆,北京人爱喝茶,有闲阶层也多,茶馆愈发的盛行起来。
春烟跟在白凤娇的身后,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转眼便来到了御顺轩的门口。茶馆门前高搭天棚,顾客多的是悠闲老人。
富裕一点的犹如清末遗老、破落户子弟,点上一杯茶,再要上两碟狗肉火烧,不过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大多还是城市贫民和劳苦大众。
两个人一齐走了进去,随意寻了角落里一处藤制的方椅。台上的堂倌已经说完了一段,手持一把纸折扇,两面书写鼓词曲目。准备说下一场。
“给我一包五香蚕豆,再来二两干咸瓜子。”
白凤娇出手阔绰的从室内小商贩那里买下一些小食,转身在看春烟。只见她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台上,一时间竟将什么都忘了。
台上的堂倌正是段奉节,数月不见,他更高了些,皮肤也更加黝黑了。此时他竟走下台来,一直走到春烟跟前,将扇子的背面递给她。
“想听什么?”
春烟被他弄得有些迷糊,小节的声音变化很大,从以前稚嫩的童声,霎时间变成了嗓音低沉的少年。
她看着他一脸淡然的神情,比起从前在荣福堂谨小慎微的模样,如今更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
白凤娇知道茶馆的规矩,茶客指定某演员唱一曲目,需要另付给演员一些钱。她假装从怀里摸了半天,然后空着摊开手戏谑般的望向小节。
段奉节似乎看出了春烟的心思,将折扇递到她手边:“我请你听。”
春烟随意一指,便点了一出《白眉大侠》。小节转身准备走时,白凤娇抓了一把瓜子放到了折扇上:“小费。”
“多谢姑娘!”
段奉节并不介意白凤娇的调笑,返回台上。一个台上,一个台下。
台上的人在说过去的事,台下的人在说即将过去的事。
惊堂木啪的一拍,小节开口言道:
“北宋仁宗坐汴梁,君正臣贤民安康。
可恨西夏来入侵,致使中原遭祸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