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钱禄投诚(1 / 2)

继室难为 三水 1649 字 2个月前

两个半醉半醒之人勾肩搭背进了酒馆,要了一处包间,便是推杯换盏的喝了个痛快。

从交谈中,高明得知此人名唤钱碌,整整考了十年的科举,却次次名落孙山。家中妻子不堪忍受,早在三年前便改了嫁,他自觉对不起老父老母,便背水一搏,变卖了家产来了京城,想要自荐谋个幕僚当当。

可世家贵族并不缺谋士,小门小户又供养不起,况且他寒窗苦读多年,如今也不过是个秀才,眼看着盘缠一点点花光,又没有银两付租金,他被连人带行李赶了出来,在京城待了两年多却一无所获,他明日便要离京,打算回老家办个私塾,至少还能填饱肚子。

高明知道自己没什么天赋,便对那些出口成章的士人十分敬重,如今见钱碌学高八斗、博古通今,不禁生出了几分爱才之心,又见他对京中的形势分析的十分透彻,更是见猎心喜。

他一直苦于无人指点,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摸索,磕磕绊绊吃了不少苦头,如今难道是上苍垂怜,见他如此坎坷,特意送来指路之人?

高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又生怕第二天一早这人便离了京城,当即将怀中的全部银两掏了出来,“我与钱兄一见如故,实不相瞒,我乃高家长子,我父亲实为相国高离,如今高家浮沉,前路未明,不知钱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钱碌叹了一声,“高兄于我有知遇之恩,可我不过一介白身,方才不过是当着高兄的面儿胡言乱语罢了,做不得数!相国大人胸有沟壑,高家必定能转危为安,以高兄的心性,只要诚以待人,定能谋得比钱某更合适的幕僚,何须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不值,不值!”

高明却直摇头,“那些人不过是冲着高家的势而来,所求也不过是荣华富贵,我只愿护得一家安稳,却不敢对其付诸信任。与其寻个表面光彩的人互相防备,倒不如请钱兄来助我。钱兄,我所说皆是真情实感,不知钱兄意下如何?”

“好吧,”钱碌捋了捋胡须,终于做出了让步,“高兄如此以诚相待,我定不负高兄所托!只是我终究见识有限,方才所说也不过自己摸索得来,高兄还需多加聆听各方意见。”

“那是自然。”

话说到这个地步,高明的酒早已醒了大半,两人从酒馆里出来,高明带着他直接寻了一处客栈,“如今天色已晚,咱们不如在此处住下,醒醒酒,待到明日一早我带你去面见父亲。”

钱碌却摇摇头拒绝道,“钱某不过是为高兄做事,连个谋士都算不上,还是莫要去相国大人面前讨嫌了。今日得遇高兄,实在是我的一大幸事,我已决心在京城安家,明日我便去街上寻个差事,待到安顿下来再行通知高兄。”

高明方才也是外强中干,邀请钱碌去见高离的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私心其实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的白身还不如,更怕被府中的其他人嘲笑,只不过想在钱碌面前撑一撑场面罢了。

“还是钱兄考虑周到,这样吧,明日正巧是我休沐,咱们在此歇息一晚,明日我帮钱兄寻一处院子住下!”

钱碌既然向他投诚,高明也该多少有些表示,如此才算是有来有往,钱碌并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

三皇子按照皇后的吩咐,将长宁交给禁卫军看守以后便不再理会,原本他在户部任职,这会儿也连连向崇真帝上了折子请辞,长宁公主的事到底没能瞒住,消息一传出来登时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皆知长宁公主骄横跋扈,却不知她竟然能够做出这种事!这次是同她长得像,下次呢?难道就因为看不顺眼就可以随意折辱?

没错,此事之所以能震动京城,不是众人为了裴秀容或者顾家伸张正义,不过是担心唇亡齿寒,毕竟,还从未听说过公主闯进臣子府中欲杀人之事,实在未免叫人胆寒。

此事既已闹得沸沸扬扬,三皇子又几次表明了自请去守皇陵的决心,倒是没有人再为难他,崇真帝到底还是同意了他请辞的折子,三皇子便就此赋闲在家,每月领着皇子的俸禄,闭门不出。

而过了五日后,迟迟不曾下旨的崇真帝也终于有了决断——将长宁公主降为长宁郡主,就此关在原本建好的公主府里,着侍卫把守,不许其出入。

这就是变相的圈禁了。

当然了,既然降为了郡主,原本的公主府也成了郡主府,虽然占地和府院设计违例了些,可谁让这位是嫡出的长公主呢,亲爹还在皇位上坐着,谁也说不出半点不是来。

至于下一任皇帝会如何处置她,那就不是现在需要关心的了。

长宁郡主一被关了起来,原本让崇真帝不胜其扰的奏折也停了。三皇子闭门不出,皇后一直称病,如今朝中唯五皇子一家独大,看起来,这储君之争,终究还是贵妃一派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