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欲加之罪(1 / 2)

继室难为 三水 1655 字 2个月前

三皇子不慌不忙的弯腰捡起那折子,丝毫不去理会来自四面八方的各异目光,甚至还颇有闲情的将折子上沾着的土拍了拍,方才打开来一目十行的读了下去。

“啧啧,儿子方才还在想到底何事能让父皇如此震怒,原来父皇气的是写这折子的人。什么时候孝悌忠信也成了攻击人的手段了?儿子不过时隔半月进宫去看望了久在病中的母后一次,缘何就成了那玩忽职守之人?我大盛朝百年基业,前有高祖彩衣娱亲,后有父皇行佣奉母,堪称当世之表率,就是不知写此封奏折之人,究竟是何居心呐。”

此话一出,原本一肚子火气的崇真帝竟有些发作不出了。

的确,崇真帝自坐上皇位后,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他对于圣德皇太后的一番反哺之心。

圣德皇太后还未离宫前,每次生辰可谓是举国皆知,生辰的前几日街上便要张灯结彩,生辰的当日更是举国欢庆,每每此时,崇真帝必定要颁发诏书大赦天下,以显示他对嫡母的爱戴之情。京中到现在还流传着士人有感于崇真帝的孝贤之心而写下的诗词。

这会儿三皇子将崇真帝都搬出来了,当真皇上的面,谁还能说他半点不是不成?便是崇真帝自己,也做不出那自打脸的事!

然而你以为事情这么简单就结束了了?想得美!

“启奏皇上,”一个头发花白、一脸傲气的老者缓缓走了出来,“三皇子上行下效之心固然可嘉,然则画虎不成反类犬,陛下百忙之中不忘记顾复之恩,我大盛在陛下的统治下兵强马壮、国泰民安,可户部如今在三殿下的辖下却是急转直下,时至今日,居然连国库的银账都出了疏漏,长此以往,国库空虚、国力衰竭,我大盛危矣!”

这老者虽然已至古稀之年,然而说话却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崇真帝原本平和的表情也随着他的话而渐渐狰狞,“老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朕将如此重任交予你,可不是由着你胡闹的!”

三皇子心下冷笑,这可真是他的好父皇,从头到尾竟是不曾予过他半点信任,别人不过几句似是而非的话,甚至连证据都没拿出来呢,他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横加指责了,有如此不分是非黑白、只凭着喜好理政的帝王,大盛才真是危矣!

然而心中虽是这么想,可三皇子面上却是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相国大人为何如此污蔑于我?我虽在户部任职,然而不过一介侍郎,平日连国库的银账放于何处都不知,如何能左右银账之事?还是说,相国大人在为了五弟的事对我心怀怨恨,借机报复?”

没错,先前那位在朝堂之上义愤填膺,看架势好似为民请命的老者,实则是贵妃的生父、五皇子的亲外祖父高离高相国。

说起来这高相国未发迹前不过七品小官,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自贵妃宠冠六宫后,她的娘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贵妃只是在崇真帝面前哭诉了几次,高离的品阶就像坐了火箭似的,一路异军突起,又他惯会窥探崇真帝的心思,在一连几次押对了宝以后,他便成功坐上了相国之位,到今日也有十载了。

自从身居高位以后,高离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讨好,任谁在相国面前不是恭敬有加?就连三皇子从前同五皇子斗得最凶之时,也没有如此撕破脸皮,这会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三皇子就差说他是夹带私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污蔑,这是污蔑!”高离哀哀的叫了几声,神色凄凉,“老臣对陛下、对我大盛朝忠心耿耿,怎会作出如此小人行径?既然三殿下怀疑老臣一片赤诚之心,那老臣只能拿出证据来自证清白了。还望陛下恩准。”

双方各执一词,崇真帝虽然隐隐偏向高离,但也不能做得太过火,便点了点头,“相国尽管将证据呈上来。”

没多时,一个一身绿色绣鹭鸶官袍的男子颤颤巍巍的进了大殿,被崇真帝及堂上诸人的目光紧紧锁住,这人下意识的打了个寒战,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微臣,六品户部主事刘式礼,参见陛下!”

“起来吧。你既然在户部任职,那国库银账的事,你可知晓?”

“回皇上,微臣虽然位阶低了些,但是一直跟在尚书大人身边做事,对于国库银账的事,再没有人比微臣更清楚了。”这人虽然还带着颤音,可口齿还算伶俐的说道。

“那好,朕听闻,近来有人中饱私囊,借职务之便偷挪了国库的银两,甚至还手眼通天,篡改了银账,可有此事?”

“微臣······,微臣······”

“嗯?怎么支支吾吾的?”崇真帝冷冷的看着他,如同看着一个将死之人,“你若是现在不说,待会儿可就由不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