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带发修行(2 / 2)

继室难为 三水 1594 字 2个月前

裴秀容用空着的手戳了戳他的脸,“想的挺美!你都说了有顾文顾武在,我何必还往自己身上揽事,是嫌自己还不够忙吗!单是你就够我操心的了,我已经叫人去府衙那边知会过了,这几日你就在家好好养着!另外,我也叫人去给秦叔去了信,到时他会帮忙寻个武师傅来,等你病好了,每日不管多忙,都给我去练武场好好练练!”

顾远卿并没有说这样的人只要想找,侯府随随便便就能寻来一打,他很愿意被裴秀容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着,不过,这么好的事不能让他一人独享啊!

“若是秦叔寻来的人,必定十分可靠,我想着,既然一个人是学,三个人也是学,不如把子言和子白也叫上。福州不比京城,天一冷骨子里都透着寒意,也让他们跟着练练,也算是强身健骨了。”

对于他的提议,裴秀容还当真仔细思考了一番,“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子言子白还小,强度上怕是要降一降,等人来了,我去同他好好说说,得拿出个章程来。”

顾远卿憋笑憋得脸都红了,这会儿他心里别提有多幸灾乐祸了,“如此,甚好。”

接下来的几天,顾远卿的面色虽然还未恢复正常,但总算不是像第一天那样,躺在**连坐起身的力气也无了。

逐渐接手府中事务的顾子言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对间接导致父亲生病的顾明玉越发恨铁不成钢。

顾远卿躺在病**的第三天,父子二人终于将顾明玉的去向商定下来——听闻离福州不远处有座浮陀山,山上有个尼姑庵名唤无业寺,寺里的住持宣清大师佛法精妙,济人无数。

如今顾明玉险些犯下大错,又不思悔改,不如把她送去寺里修行一段时间,以祈愿能消散她的怨气。

未免夜长梦多,顾远卿立刻派人去浮陀山的无业寺。宣清大师很干脆的应了下来,又言说既然女眷来了寺里,就是寺中的一员,不管是何出身,都与寻常僧人无二,不会对其特殊照顾。此举正合了顾远卿的心思,双方一拍即合,顾明玉的事就这么定下了。

原以为最重的惩罚也不过是被送回京城侯府叫人看管,即使被关在柴房里也甚是猖狂的顾明玉顿时傻了眼。

当听到不仅要身无分文的去寺里,甚至连伺候的丫鬟也不许带,顾明玉疯子一般的大哄大叫着,直嚷嚷的同知府宅子隔着一条街的行人都不由得停下来寻找噪音的来源。

只是无论顾明玉怎么上窜下跳,顾远卿已是铁了心,顾子言也觉得阿姐换个环境,或许心境会平和下来。

临出发的那天,顾明玉对着前来将她抬上马车的几个粗使婆子又抓又咬,伤的最严重的那位差点连手上的肉都被咬掉了。

虽然得了顾远卿的吩咐,可碍于顾明玉侯府嫡女的身份,几人到底有些束手束脚,后来还是顾子言拍了板,使人去将顾明玉的嘴用帕子堵上,手脚也用绳子捆着,这才总算将人放进了马车。好在福州与浮妥山相距不远,驾着马车,不过两个半时辰就到了。

时下来无业寺修行的女眷,无非是三种情况,一种是为家人祈福,一种是心灰意冷来此了结余生,这最后一种便是如顾明玉这般,因犯了大错被送来。

由于每一位像顾明玉这般状况的,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到寺里,进寺的初期都要闹个不停,寺中的僧人都习惯了,只抬头略略打量了顾明玉一眼,似乎是要记住这个新来的刺头到底长什么样子,然后就低下头去做自己的事了。

顾明玉本打算到了寺里之后再想办法逃跑,可是真到了浮陀山才发现自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浮陀山山峦起伏、山势险峻,无业寺乃是建于最高的一座山上,山体近乎笔直,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想要自行下山,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这山势险恶至此,山下的人又是如何上来的呢?

原来,由于无业寺乃是建在半山腰上,建造之初便在与其相近的山峰之间设立了一座吊桥。山下的人通过信鸽传递上山的消息,而只有得了寺中几位资历最老的僧人的首肯,那吊桥才会放下。这样设计一是出于安全考量,二来也是防止像顾明玉这样的人借机逃跑,寺里无法向人交代。

不过以顾明玉一进寺就一副高高在上、鼻孔朝天、颐指气使的做派,即便想找人帮忙都没有人愿意理会,更何况她向来惜命,还没到为了自由不顾自己小命的程度,只得乖乖夹起尾巴跟着寺里的人学着如何适应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