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藏在绒花里的秘密(二)(1 / 2)

卖花姑娘终于肯搭话了!

不光白语晖心中大喜,连卖花姑娘她娘也开心,“闺女,你跟大小姐商量做绒花簪的事,我去做一碗浇头面。”

浇头面是待客的东西,白语晖婉言谢绝,“婶子,我是吃饱了饭来的,不必再麻烦煮浇头面了,一起做下说会子话就行。”

“白大小姐,即便你吃饱了,浇头面也得煮,不然您来做客什么都没吃,世上没有这样的待客之道。”

卖花姑娘她娘高高兴兴地去了灶屋。

白语晖这才认真答话:“姑娘,全部做黄菊绒花簪,虽是简单,但入不了那些夫人们的眼。还请耐烦些,按着十大名菊来做,每样做十朵,一共是一百朵。另外绿牡丹和西湖柳月是我最爱的两种**,你多给我做两朵,留着自戴。”

“那一共是一百零四朵,蚕丝线要染成墨紫、深黄、白色、绿色等颜色,也不知赶不赶得出来?”卖花姑娘以前是做了多少卖多少,今儿个接这么大的生意还要赶工,心里没底。

白语晖温和地笑了,“姑娘,一百来朵**簪是我随口一讲,你做少了不要紧,能做多少,我要多少。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事,不必让你犯难。对了,我先给你二百两银子,等做好了再付你二百两,够么?”

先给二百两银子,再给二百两银子,岂不是能挣四百两银子?

卖花姑娘第一次听到这么多银子,一晃神,竟一不小心被银丝给划了手臂,划出好长一条血痕。

“是我说的太少了么?”白语晖反问。

卖花姑娘拿袖子遮住那条划痕,眉眼带笑道:“不不不,白大小姐,是您给的太多了,顶多一百两银子就够了。”

白语晖曾听说绒花簪也是贡品之一,便以为绒花簪很贵,怀疑自己开价太低了。如今听她说一百两银子就够了,那么算来一支绒花簪也才一两银子而已,怪不得府里丫鬟们都爱从她这里买簪饰,确实是物美价廉。

白语晖拿出两张银票,“先给二百两,我说话算话。你只管收下,要是心里过意不去,便告诉我是谁让你送信到白府的?”

卖花姑娘第一次收一百两银子一张的银票,一张轻飘飘的纸拿在手里,不如银子能啃咬留印验真假来得方便。但一看上头是万隆钱庄,晓得是在京城大名鼎鼎的最大钱庄,也是白家一手创立的,便放了心。这时,她也明白,白大小姐找上门来做绒花不假,探寻背后的人才是关键。

她收了银票,郑重地答道:“白大小姐,那位爷穿的青衣皂靴,胸前有一个大大的驿字,该是一位驿丁。他说自己八百里加急送捷报进京,累得七荤八素,要在驿站好好睡一觉,便给了我五两银子,叫我把信送到白府。”

八百里加急送捷报的驿丁,是为了快马加鞭传递军情进京!

徐怀策托驿丁送信,说明他所在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军营!

白语晖惊奇地犹如五雷轰顶,身心被巨石拉着下坠,重重地坐在杌子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浇头面来了!”卖花姑娘她娘一脸笑意地捧着一个青花瓷大海碗进屋,一看之前有说有笑的白大小姐竟像个木头人似的干坐着,便板着脸训斥闺女:“你做得了就做,做不了就不做,何必跟白大小姐发脾气呢?”

“娘,不是我惹得白大小姐不高兴。”卖花姑娘辨道。

她娘红口白牙地质问:“不是你还能有谁?这个屋子里,再也没别人了。”

“娘,我不跟你说了!”

卖花姑娘起身一跺脚,便钻进了东厢房。

白语晖吸了一口冷气,回过神来,带着一脸浅笑道:“婶子,真不关她的事,是我自己出神了。”

“白大小姐,您甭替她说话了!她从小到大就是个木的,我常叫她不会说话就少说话,没人把她当哑巴。瞧我这煮碗面的功夫,她就惹得大小姐不高兴了,我替她赔个罪。”

“婶子,真不是,你误会了。”白语晖很难讲清楚,伸手掏出一锭银子,“我赔礼。”

“白大小姐,你……”卖花姑娘她娘见银子成色十足,银光发亮,一双浑浊的眼睛都亮了,又没好意思去接。

白语晖直起身子,把那锭银子放在桌上,“婶子,你收下。浇头面我也不吃了,端去给你家姑娘吃,让她吃饱了有力气做绒花,我先走了。”

“白大小姐,您吃了面再走也不迟。外头那两位爷,正吃着呢,您不还是要等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