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防备(2 / 2)

与钱四娘不愧是母女,态度如出一辙。

沈笙苦笑:“不敢欺瞒姨母,实是欠了他许多人情。”

她老老实实地将之前的事一一交代,大夫人听得更是眉头紧锁:“他既于你有恩,自然要还。可是,防人之心,却也不可不无。”

“干脆,明日你称病不去,或者,只让人将玉令送过去也就罢了。左右你揣着这样东西,也总会被有心人惦记,倒不如借此机会送出去。”

沈笙看她一眼。

“姨母觉得,真是为了玉令吗?”

大夫人沉默不语。

她自然知道,陈氏的门槛,远比太原王氏要高得多,是不会将王氏的玉令放在眼里的。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不敢深入去想——

“姨母这样为我打算,我自然是感念于心的。”

沈笙解释道,“可我也答应了陈云樵,倒是不好失信于人。”

更何况,还有两次的救命之恩。

别说是一场宴会,便是刀山火海,为了陈云樵的两度出手,她也是要去的。

大夫人见此,便知沈笙心意已决,干脆不再劝了。

她想了想,又道:“不如你将妙妙也带上,也好有个照应……我再给你配几个能打的人,若真有个什么,也好多一份助力。”

是真的非常诚心诚意在为沈笙打算了。

也将陈云樵防狼似地防着。

沈笙哭笑不得。

却也不好拂逆大夫人的好意,便只好答应下来:“多谢姨母美意了!”

大夫人摆了摆手,“我先时在红宝斋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待嘉园之事了结,我必带你们去建康。”

说到这个,钱四娘终于打起精神来了:“母亲,太子妃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建康……我听闻先时一度荒废,是朝廷南渡之后才重建的?不知比起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出,组合起来却也不过一个意思。

小姑娘多年困于清河郡,早已十分向往外面的世界了。

大夫人目光温和,招手让钱四娘靠近,搂着她一句一句地轻声回答。

这样静谧且美好的时光,是独属于母女二人的。

沈笙面上含笑,悄悄退了出去。

她沿着长长的甬道一路往前,约莫行了半刻钟,便到了竹林。

钱三郎在此等着她:“早知道你会来,也不枉我在此苦等多时了。”

沈笙后退一步,手悄然按上了袖中藏着的匕首,面上却露出一丝不屑:“我们好像也并没有熟悉到这种地步吧。”

这个人自来劣迹斑斑,若非必要,沈笙是决计不愿意与他打交道的。

或许,是她面上的警惕和防备实在太过明显了,钱三郎见着,就觉得背心发凉,顿时不敢再卖关子。

忙指着竹林深处:“不是我要找茬,真是有人要见你!”

秋日,竹叶落了满地,枯枝败叶堆叠着,泛黄焦脆的扑了厚厚一层。

沈笙往前一看,哪里有人?

不由冷笑一声:“钱三郎,你要编借口,至少也编得像一些!”

再一转头,钱三郎却朝着竹林喊了一声:“人我等来了,你可不能再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