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父亲的担忧,乱世之秋,狼烟四起。父亲是怕他有去无回,我也担心。”
乔恨秋对他最大的支持,就是帮他说服父亲,虽然傅静山即便不同意,傅安洲也不会受爹爹摆布。
只父子之间场面闹得太难看,实不值当,传出去也不好听。
“只父亲要想,即便生在和平年代,天有不测风云,谁能确保万无一失。”
乔恨秋爱他多过自己,所以哪怕知道要与他分开,还是希望他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
与其郁郁寡欢不得志,胸中苦闷的待在自己身边,不如去实现他的抱负。
“而且夫君一直想为京戏和梨园行多做点事,内外战乱不止,为什么京戏久唱不衰。只是大家苦闷得久了,都需要精神文化的慰藉。”
“将国粹艺术传扬出去,这是一件很好的事。父亲该支持,怎地父亲半生浮萍,反倒不如年轻人格局大。”
傅静山听她这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孙儿长大了,将来常年奔波,看她还能不能在这大言不惭地支持赞许。
只又一想,儿大不由娘,除非跟孩子弄个半红脸,并无更多的计谋可以永远掌握他。
“算了。”傅静山终叹了口气,儿媳都无异议,自己这个做家长的,便由着他们小两口去吧。
父亲松了口,傅安洲并未觉得松了口气。
回了自己卧房,关上房门,看见妻子,仍旧面带愧色。
“秋秋,对不住。我该一直守在你和儿子身旁的。”
何况父母在,不远游。
“不。夫君,大丈夫志在四海。何况我一向能干,准能将这个家撑起来。”乔恨秋握着他的手,同他十指紧扣。
“你且放心去,不要有后顾之忧。”
年纪轻轻该是打拼的时候,去做点事也很好。
孩子才那么大点,就提前过上了养老的日子,整天围着妻子和幼子转,能有什么大出息。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他若喜欢两人三餐四季,她就陪他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他若不愿蛟龙困于深渊,想要后起而破苍穹,她不能为他做些什么,便让他不必忧心内宅。
“夫君,原谅我不能在事业上给你什么助力。”
如果让他不在儿子身上付出一丝心血,就能收获一个健康、懂事、优秀的孩子,不算助力的话。
“四处战火纷纷,不日便有可能烧到北平,我不能将儿子一人留在那,跟你一起去香港。”
“只你放心,待儿子安抚好,得了空闲,我便会找机会去看你。”
就像从前无数次去天津卫,去上海滩看他一样。
“好。”傅安洲怕这仗打起来没完,希望它快点结束,或者别处不必再起狼烟。
“我去去就回,我们不会分别许久。”
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乔恨秋心底有隐隐的不安,仍旧安慰自己,只不过是一次平常的外出跑码头。
待将易先生平安送过去,在外面唱几场戏,也就锦衣回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