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人情世故(2 / 2)

傅园第一春 碎红豆 1153 字 2个月前

接一句:“若是贵公子喜欢,就学关派,不喜则散。”然后十分自信地觉得,傅二少爷一定会喜欢他那关派艺术。

傅安洲直接将他的后路堵死了,“没影儿的事,我倒是可以上下嘴唇一碰,直接替他答应了。只我想着,人活于世,要信守承诺,不能胡乱应承。”

“所以我还是实话跟您说了吧。我已经答应冯川——冯老板了,以后我小儿子就送到他那去学戏,我跟他是过命的交情。”

关有林热脸贴了人家冷屁股,似有些下不来台,十分不成熟地自嘲道:

“是啊,我这东西再好,也比不上您跟老友的交情。”

梨园行里确实是这样,父辈的关系好,子嗣之间要么互收徒,要么互认干儿子。

“你要是怕傅派老生继承人单薄,我儿子也可以去学傅派啊。无生不宗傅嘛。”

傅安洲自觉已经将话说清楚了,索性不再多言,拱拱手,先告辞了。

.

向伙计打听到了易先生办公的地方,由伙计带路,想着再跟他商议一下。

易先生知傅老板远道而来,只怕他对上海滩的戏园子陌生,所以尽量可着他的事先办。

立即放下了手上的活计,请他落了座儿。

“易先生,我想再跟您商量一下。”傅安洲知这事上没法耍角儿的脾气,只是恳请的口吻:

“落地麦不好,我的声音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很飘,会毁了我的唱腔。”

京戏讲究移步不移形,关有林都给他唱忘词了,傅安洲尚且可以忍受。

只实在没法接受落地麦,傅派老生就是讲究个唱腔丰富,音域有高有低,节奏曲折,所以听感上最抓耳朵。

经过落地麦的挤压,声音严重变形。不管是多好的麦克风,或者是又什么合成效果的,对于京戏这门唱的艺术,都是画蛇添足,败笔一个。

大家来听的就是那个原汁原味的感觉,而伶人追求的也是那种表演的感觉。

“我知道满庭芳大,但不该成为使用落地麦的理由。我从前唱过的露天戏台,方圆几里都有戏迷,比这大。”

“京剧是讲究韵味的艺术,没有韵味,那是喊叫。我从前在富连成练功时,不到一支香灭了,不能停嗓。所以有三年胳膊、六年腿、十年嗓的说法。”

“在大剧场不用麦克,不声嘶力竭地唱,只要用丹田气匀着唱,就能打远,剧场最后一排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过去老演员的唱好听,就是因为京戏耐听,韵味好。失去了韵味,就失去了京戏。

“江秋雁、关含璋的嗓子都不好,但他们在剧场里的唱都能打远。“

不愿对上海滩的角儿过多评价,傅安洲方没将自己的观察说出来。

他发现这里土生土长的角儿,嗓子是不错,但唱出来的不耐听。旦角像猫叫,尖得让人烦。

“甚至我也尝试过用西洋乐器配唱,麦克的确开得很响,但听起来就好像一帮人,在大上海唱靡靡之音。”

“声随气走,不会用气就不会唱京戏。气在三分以下,谓之有气无力。”

“所以三分气为哼、五分气为吟、六分气为读、七分气为唱、八分气为喊、九分气为吼、十分气为嗥…...”

他觉得易先生该不会不懂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