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后话(2 / 2)

“父皇……”

宇文盛微哽咽。

晋帝摸他的头,“既然你有想护着的人,那么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徐荆芥那孩子是徐氏族人最后唯一的血脉,只要他没有谋反弑君之罪,日后便许他一世富贵,算是替父皇还了徐氏的救命之恩。”

宇文盛哽咽点头。

突然明白为什么樊佑鹰不但要将爵位给徐荆芥还无需他改姓的原因了。

大晋以孝治国,世家规矩极严,徐荆芥背后没有家族,就算从军一时间也不可能重用,更不可能立什么大功,再说了就算是立了大功,也无封爵的可能,若想他从此刻便一世富贵,确实也只能从樊佑鹰着手。

难怪上一世自己身死时父亲还健在,而此世自己重生前世死时的三年前,如今重生还不到两年,父亲却已要撒手人寰,原来是很多事情都变了,前世父亲只以为徐氏一族是真的有罪,那名徐念的女子是死于意外,这一世因为瑶儿未死,徐氏进京,很多事变了,父亲知道真相,思念加上自责内疚便生了心病……

“父皇放心,只要有儿一天,我必保那徐荆芥平安袭爵,富贵一生。”

听到宇文盛的保证,晋帝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了,轻轻抚了抚宇文盛的头,“这天下的担子就交给你了,父皇累了,就让父皇早些下去找她吧。”

说完,晋帝拥着那画,若拥珍宝一般静静的闭上了眼睛,脸上还带着微微的笑意,似乎他只是睡着了,正在做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美梦。

室内寂静万分,许久,宇文盛仰起头红着眼眶将眼泪吞了下去,唤了一声,“来人啊!”

大太监进来一眼便发现了晋帝驾崩了,自然过来收拾遗体,见晋帝怀中抱着画,想起太子先前对画的态度,好像这画中人并不是太子的生母先皇后,伸手去抽画卷,却被宇文盛制止。

“就让此画陪着父皇吧!”

既然父皇成全了他,那他也成全父皇一次。

……*……

皇帝驾崩,太子登基,立樊氏女为后,岳良娣为贤妃,吴良娣为嫔。

晋帝的一众妃子,李贵妃封了贵太妃,陈妃晋为陈太妃等一众有子嗣的妃子都在封号前加了个太字,无子嗣的按律送到皇家宗庙奉养为皇家祈福。

先皇驾崩,诸皇子有封地的去封地就番,无封地的迁出宫中居宗人祠。

大皇子一得没有得封,因他居长,不能无故迁宗人祠不管,便封了予南之地给他,为予南王,五皇上早先就封了瑞王,二位皇子同时出京,剩下的几位皇子都不到十岁,因其生母母族均不显赫,统迁宗人祠朝中也无人有异议。

只是,瑞王出京的时候,新帝说他还未定亲,未来的王府需女眷打理,便给了恩典,让贵太妃帮着照看,特准了贵太妃同他一起出京,待日后娶了新王妃教导新妃主持了中馈之后,再接回宫颐养天年。

话虽这么说,但没有下旨讲明具体接回京的时间,但是转圜。

到时候只要瑞王上折贵太妃身子骨差不宜舟车劳顿,那自然便由着她住在瑞王封地养老了,这是后话。

如此多事之秋,宁心瑶作为新上任的皇后娘娘,从前代为管事的贵太妃走了,只能她接管宫务了,一时之间,也是忙得脚不点地。

贵太妃随儿子离了宫,宫中长辈便以陈太妃身份最为尊贵。

吴良娣被封了嫔位之后极是不满,凭什么在东宫的时候她与姓岳的都是良娣,皇上登基了,姓岳的封了贤妃她却只是个嫔,心中怨怼,再加上陈太妃刻意引诱,便早早的投辈了陈太妃,与陈太妃一起一唱一合,虽然明面上不敢给她亏吃,但却总是暗地里挑衅于她,令宁心瑶很是头疼。

一则因为新皇刚过世,她不好发作先帝的宫妃。

二又因为陈太妃是陈家族人,那吴良娣父亲又在边关为国效力,宇文盛刚刚丧父又新登基前朝的事就够他心烦的了,宁心瑶不想他难做,便只能隐忍。

还好贤妃人不错,倒也很能帮衬她,令她忙乱之中得了些许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