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某此前与陈大姑娘在琴行偶遇,曾得陈大姑娘指正琴音,只觉得陈大姑娘正是顾某渴求已久的知音。因为知音难求,机会难得,便忍不住技痒,上船便开始献丑,只想着待同船回去的时候,能得陈家姑娘一些指教,如今想来,却是思虑不周了。”
从来没有见到了顾大公子公开在哪个场合维护哪个姑娘。
这,这,这……
这话明摆着这顾大公子是看上了陈倚晴。
这怎么可能。
她想骂陈倚晴不要脸,男女私相授受。
但是转念一想到,是未来太子妃组的局,是太子妃安排的船,若陈倚晴是私相授受,那在场的人就都是私相授受,这帽子太大了。
若说顾大公子是当场向陈倚晴这小贱人表示情谊,两人有私情,却又不能明言。
自来论琴谈诗,都是雅道。
想当初卓阳夫人被大儒谭扬引为知音,一时之间还传为佳话,就连卓阳夫人的夫君都要赞一句自家夫人高才,谭扬为真雅士。
顾雪宜不但出言让王姑娘出了洋相,还对着陈倚晴作了一个揖,“都是在下思虑不周,唐突了姑娘,才让姑娘被人如此看轻,还请姑娘不要记在心上,顾某这厢有礼了。”
如此一来便算是抬了陈倚晴的面子,陈倚晴略羞怯的回了个礼。
在场的都是人精,一时间心里都是百转千回。
宁心瑶也在心里拍上了巴掌,这可算是成了。
不然,她都要成罪人了!
她还算没看走眼,这顾雪宜还算是个护短的,既接受了陈倚晴便容不得她受人欺负。
因着王家姑娘挑事,季安宜澹台茜自然对王姑娘没有好脸色,而余下的几个姑娘也心如明镜,再说话时便明里暗里露了分疏离,谁不知道这陈家小姐与樊家二姑娘交好,这王姑娘也太蠢了。
就算是心怡顾大公子,也不能明着吃醋拉踩。
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王姑娘灰头土面的,一边兄长叹了一口气,却并未说别的。
但愿此次过后,妹妹能改了眼高手低的毛病,早日从顾大公子的阴影中走出来。
不过,他也帮不了她。
毕竟他自己也陷入在另一个旋涡之中。
王公子抬头看向晋西郡主。
多少次聚会,他都会默默的注视她,只是她的眼里却从来没有他,也从来没有注意过他,她的眼里只有傅家少主。
她等了傅家少主三年,他便也守了她三年。
本以为这次的注这视又和往常一样,得不到一丁点的回应,更不会被发现,不想,他刚抬眼看去,眸子却正好与另一对眸子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