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这个酒楼,在京城里风靡一时,不提那后面几间房已经预定到了三个月后了,就连大厅里的豆腐席已经都预定出去一个月了,如今没有身份跟本是连门都进不去的。
云梦真人的真迹,那些酒楼搞不来,但豆腐席如此大火,别的酒楼自然要跟风,于是刘响只要出马,基本上都能谈成生意。
自然也有那少数掌柜见刘响是一个乡下人,并不十分看重,也想压价欺负,刘响就直接往他隔壁那家走,反正按照东家说的,一条街上,也不对,就是相隔一里之内的酒楼只给一家就行了,这家不行给那家。
也正是因为这奇葩的规定,后来的酒楼老板也和之前在牙城的那般,那是几家掌柜的争着进豆腐。
因为是在盛京,京中关系复杂很多,又因为京中多数富贵人家都喜欢拜佛,在拜佛之日斋戒要素食,所以,多数都会在佛堂用餐,自然又在佛堂的素食里吃到了豆腐。
一时间,这豆腐也在京里火了起来,这东西不光好吃,好看,还能清热解毒,真是上好的美食呢。
所以,一时间不光是往酒楼里送豆腐,还要往各府门里送豆腐。
就连皇宫里都派了公公出来采买。
当然了,豆腐生意突然鹊起,也有很多存心不良的想要将配方搞了去,打听一番之后知道是国公府的生意,不敢明着来,但却也都各怀心思。
当初做豆腐的时候,大约也会想到皇宫里会用豆腐,宁心瑶便也提前将这美食让便宜爹送到了皇上面前,忽悠皇上在其中入了一分股。
说白了,就是干股,不出钱只分红的股,但是要派一些侍卫过去。
天下都是皇上的,但皇上也需要钱,蚊子腿它再小也是肉啊,皇上自然不会拒绝,有了皇上为后盾,宁心瑶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这些时日,宁心瑶还真是很忙很忙,还好她便宜爹将牙城的古先生叫了回来,帮她一起管理。
那边尚宫局里派了两个姑姑过来轮流着给宁心瑶上课立规矩,这也让宁心瑶有些苦不堪言。
一个姑姑姓傅,是宫中的尚言,曰傅尚言,个个小小的,人也秀秀气气的,但是说起话来却是极为犀利,眉心一蹙,能让人心一惊,是专门管理宫中诸人言行举止的。
另一个姑姑姓关,是宫中的尚礼,曰关尚礼,生得倒是仪表堂堂,坐走喝茶无论什么动作,都像是用尺子量好的一样标准,看着很是优雅,是专门管宫中的礼仪。
还好,那两个轮流着来,每两天休一天,不然,宁心瑶真要被她们搞疯。
被两位尚宫立了两天规矩,宁心瑶倒并未有所觉,那边何氏一大早却是觉得她整个人气质高贵了不少。
今天正是傅家傅天齐拜师的日子,因为请了见证人,要做戏,所以,宁心瑶一大早的就坐着马车出了门,到了虞山,去了事先说好的道观之中。
那道观又小又简陋,若是平素,樊家人也看不上这间小道观,绝对不会安排宁心瑶与这不上台面的道观有什么牵扯。
但是这道观正与那陋室在一座山上,云梦真人在别人眼中都是到处云游之辈,倒是与云梦真人的身份很符合,所以便选了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