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盛送走宁心瑶不久,陈阁老就来了。
先皇后是陈阁老最小的女儿,陈阁老今年已经七十,算得上是年近古稀,五年前才因身子骨不康健致仕。
接理一般情况下,几朝的老臣致仕,若是儿孙仍是在朝,一般都不会回老家,得留在京里为儿孙掌舵。
只是一来当今天子显帝的生母出身便是北凌陈氏,虽然只是一个旁支,但却一直养在陈家大房,而后来显帝继位之后,为了牵制马氏一族,又立了陈氏嫡女为后。
陈皇后更是生下了嫡长子,立为太子。
如此显赫,陈氏嫡系子孙却有些后续无力,陈阁老更是子嗣稀少,大儿子早年幺了,小儿子无心仕途,只是一副名仕风流做派,孙辈还小,虽然族中子弟与资助的寒门书生也是遍天下,但最后却还是选择致仕后归了老家北凌,以回避马家锋芒。
陈阁老一身青衣,留着把山羊小胡子,面容清瘦,虽说前几年身子不太康健,但退下来后在乡间清闲许多,养了养身子骨倒也比前头几年要好了些许,如今作为储君的孙儿来了,精神更胜从前。
他慈爱的看着宇文盛,“最近身体怎么样?可有大碍?”
陈阁老是少数几个知道宇文盛真实身体情况的人,对于他的身体很是关心,也极是担忧。
宇文盛自然知道老人家拳拳爱护之情,摇了摇头,“已经找到了解毒的方子,等找齐了药材就可以配药了,让您劳心了。”
陈阁老闻言畅意笑道:“那就好,那就好,若有什么需要你只管告诉外公,外公必定会鼎力支持。”
上辈子自己便是到了最后众叛亲离,亲信所剩无几,陈家也没有放弃他,小舅舅也没有放弃他,这也是为什么这一世重生之后,宇文盛选择在此处蛰伏一探身体究竟的原因。
当然了,除了探明身体不妥之处外,另一个原因便是他还要帮着陈家将隐在暗中的威胁一一肃清。
当初老四便是从北凌郡拉出的一队人马出来非说是他的人,并污蔑他藏兵造反,污蔑陈家造反,外公便是因此事表明心志在大殿上撞柱而亡,虽然他最后找出疑点,并将人尽数斩尽,洗脱陈家嫌疑,但却还是在父皇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两人又叙了几句,说了一些关于朝堂上的政事,然后陈阁老才话锋一转。
“前些时日,澹台将军巡境路过带了妹子韵阳县主,韵阳县主身体不适便在陈家休养几日,与你表妹倚晴甚是投缘,我便让倚晴陪她在这里小住几日,你也相看相看,若是没有问题开年之后进京,我便让人进言陛下,求陛下为你们赐婚。”
大晋大小家族数十,但真正有话语权的却也只有那么七八家。
文臣以太原李氏,中庆傅氏,北凌陈氏,南昌顾氏为首。
而武臣则以马氏、樊氏,澹台氏,冷氏马首是瞻。
如今的左相顾老家虽在牙城,祖辈源头却是出自于南昌顾氏的嫡支,顾也算是南昌顾氏。
澹台氏,马氏,樊氏家,冷氏,皆以武起家,族中多是武将,并各有以姓氏为名的族军。
如樊家位封镇国公,除了掌大晋的陛下分派的兵马还掌着樊家军。
樊家军一向忠于历朝历代的陛下。
而马家之所以嚣张,也有因为马家军骁勇善战,独守在大晋的北镜之地。
冷家一向低调,几朝下来虽然兵将仍在,但却并没有冒尖之人,更无野心。
而澹台氏却不同,虽比不上马家骁勇,也不如樊家与皇家的亲近,但是却也自成一派,若是能争取到自己这一边,那于皇位上自是更加巩固。
当初,他那么小就去军中历练,不也是因为他的母家陈氏,虽然也是世家大族,却只是文臣,而皇家唯一尽忠的樊家也突然与马家结了亲,尚了马太后所出的和怡大长公主,他必需要在军中自己挣出一片天吗。
宇文盛闻言默立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