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8 茶馆(1 / 2)

听见秦深找小南,蓉娘想也未想,笑着道:

“一定在茶馆呢,大约又是去看榜了——你也知道,自从庚子回来之后,青云榜的头名就不是他了。”

她其实看得很淡,并没有觉得小南是亲弟弟,就觉得难过遗憾。

小南若是能中解元,那自然是光耀门楣的,若不是也没有关系,只要他功名在身,她就已经很知足了。

且确实庚哥儿也很努力,他名至实归,她也为秦深感到高兴。

秦深点了点头,决定过去茶馆找他。

又想起了买粮的事儿,便同蓉娘道:

“香汤池子赚下的银钱,我已经挪给北行了,请他唤几个力巴小伙儿去瑞丰粮行买粮,有多少买多少,会馆的仓储地儿,还得劳烦你腾一下。”

“放心吧,这点小事我都记着呢,北行我等下就差遣他去!”

秦深谢过后离开了寒门会馆,去往贡院旁的茶馆。

*

松风茶馆。

这茶馆原先是个老派的茶楼,除了青云榜外再无其它吸引人之处。

所以它只在大比之年才会有些人气生意,平常日子根本没有客人来。

之前差点要倒闭了,但在秦深决定要做考生生意的时候,就来与茶馆的掌柜恳切商量了一番——

由她给出主意让茶馆起死回生,不仅在大比之年生意兴旺,在平时也可以盈利,不必月月亏损,而茶馆则提供场地,在秋闱期间,宣传出售她的考箱和速食面饼。

各取所需,各有红利。

在秦深的帮衬下,茶馆的生意好了起来。

不仅成为了学子聚会的场所,其它名流儒生、官员门客都愿意来这里吃杯茶,听段书。

下了马车,她从正门走进。

伙计认得她,自然殷勤的迎了上来,笑着道:

“今儿吹了什么风,夫人竟然亲自来了?我家掌柜的昨个儿来念叨的,说夫人的主意出的太好了,不仅招揽了许多客人,还都肯花钱消费,不提吃茶的钱,光是面点、点心的收入,就快赶上从前好几天的收入哩!”

秦深随他迈入正堂。

入目处,见正堂辟了一块高台出来,上摆长条桌案,醒目、钱板儿、小笸箩一应俱全。

有个年轻后生穿着一件素麻大褂儿,身姿潇洒,侠气逼人,从他口里讲出的故事,**气回肠,情深义重。

这才讲到第三回,茶馆里已然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了。

现下,他正说到立马弯弓射双雕之处,喝彩声不绝于耳。

秦深伫步,多听了几句,满意点了点头:

“这年轻后生找的不错。”

伙计弯腰笑道:

“是还行,可主要是夫人写的故事好呀!”

秦深有些汗颜,摇头道:

“不是我写的,是我从别人地方听来的故事。”

原是她觉得茶馆平日里生意不好,是因为没有招揽生意的亮点,茶馆嘛,要想引流揽客,只有说评书这一招。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老调子。

说评书来招徕茶座儿,一日听完了,来日必定还要来,落下一段就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