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安排(2 / 2)

“护住家人?”

“是啊,村里人最喜欢说三道四,谁家女儿不好了,生不出男娃了,多少闲言碎语,若是家门硬气些,又谁敢来嚼舌头?”

蓉娘管自己说,秦深在边上静静听着,也借机打量着庚子的神色。

见他从一开始的犹豫彷徨,到后来的坚定决绝,便知他已做好了决定。

对于庚子自己来说,他想保护身边在乎的人,或许读书举业,真的是一条路子。

他的家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正常人。

甚至于他日后、日后想成为家人的小妹……

不想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不想他们说秦深和文琅是太监夫妻的鬼话,更不想有人对小妹说三道四!

决定了!

他要去读书举业,为家人挣一个功名回来。

秦深对上了庚子坚定的目光,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扭头问蓉娘:

“滩头村没有学堂,难道要送进城里头去读书么?而且我听说,要考童生,需要有人具结作保?”

蓉娘当即回道:

“文娘子,你听我一言,倒不是我不相信庚哥儿,只是有更好的出路给他。”

“什么意思?”

“咱别去城里头读书,每个府县考生数量是定例,在京城里考,那么多名门弟子在一起竞争抢那么几个名额,咱们胜算不大,不若去偏远一些的州府考,成功的机会大一些。”

秦深很吃惊,还能这样呢?

不过想想,跟现代的高考政策其实有些类似。

像浙江考生去名校的分数会很高,但偏远一些的省份,分数就低了很多。

她看向边上的文琅,想问问他的看法。

文琅沉吟片刻,后道:

“这也是个可行的法子,只是有一点冒险,朝廷有复勘之查,当地府县报名的学子,起码有一套完整的各人资料——这倒不难办,最重要的一点,是口音上的问题。”

秦深突然想到了什么,以拳击掌:

“庚哥儿,你还会说你老家的话么?”

庚子明白了秦深的意思,回想了下,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

文琅跟着道:

“不必很熟练,只一些平日用的方言便是了,既然如此,大可让庚子在这里求学,然后去老家应考。”

“只是,咱们既有此打算,便不能入学堂读书了,只好延请个夫子单独教书。”

蓉娘听了这话,马上想到了那个张秀才,便道:

“我去找张秀才吧,他就住在在下沿村里,离咱们这里也近,方便庚哥儿读书,且他现在正缺银子呢,若能打点好,细心督教是一定的,也能为庚哥儿保守秘密。”

秦深权衡了下,觉得还算可行,便道:

“把小南一起算上吧,他是个读书的料儿,你去做说客,就只当为自家兄弟讨他个人情吧。”

这下轮到蓉娘和小南吃惊不已。

“文娘子,小南、小南他是要进宫的呀。”

“进宫与读书又没冲突,再说了,宫里头不是还有个司礼监么?”

秦深笑了笑,仰脖子把杯中最后一点姜蜜汁饮尽了。

在蓉娘的道谢声中,秦深落地砸坑,麻溜儿把这件事儿给敲定了。

蓉娘负责去搞定那个张秀才,她自己则盘算着,拜师求学的束脩礼,还有庚子和小南读书要用的书箱、文房四宝等等。

恰好文琅也在,那明个儿便一起进城里办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