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么一鼓励,举子们心里那点儿埋怨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然后觉得绕着京城跑也变得名正言顺起来。
第二轮的题目,建武帝再次发挥了他的奇思妙想,竟是将他们带去刑部大堂,看刑部的官员审理一个案子。这案子说来也简单,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仗势欺人打伤了平民,起因是那大户人家的儿子看上了一处平民的宅子想要占为己有。
刑部的官员没想到皇帝陛下竟亲临,慌忙迎了上来。
“朕此次前来,并未提前知会。你们该怎么审,就怎么审。”建武帝突然造访,就是想要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若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那还有什么意思?
刑部负责审案的官员一个哆嗦,吓得后背都湿透了。战战兢兢的回到堂上坐下,连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而那些围观的学子更是一个比一个迷茫。
这唱的又是哪出戏?
跪在大堂中央的平民得知圣上驾临,喊冤的声音就更大了。“皇上,草民冤枉啊!”
建武帝笑眯眯的看着那穿着粗布衣裳的百姓,说道:“今儿个审案的是这位大人,有什么冤情,你尽管对他说来。”
那平民这会子也不怕了,大胆的将所受的冤屈说了出来。末了,还一个劲儿的朝着那刑部官员磕头,求他替他做主。
那刑部的官员脸色绷得很紧,不时的看看建武帝,又瞧瞧那频频向他使眼色的官家公子,心里暗暗叫苦。若是平时,他肯定先照顾那官家公子一些,尽量以和为贵的把事儿了了。可如今,皇帝陛下就在旁边坐着,外头还围了一群应考的举子,想要糊弄过去根本就不可能。
偏偏那犯事的公子还大有来头,乃是皇后娘娘娘家的子侄,徐氏一族族长的嫡孙。判他有罪吧,势必要得罪皇后娘娘。若不给那平明主持公道吧,不但有损他的官声,怕是连乌纱帽都要不保。真是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那官员急的额头上冷汗直冒,却又不得不将案子审下去。“徐家二郎,刚才他说的,可是事实?”
“大人,您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相信他一个刁民所说的呢?当初,我可是给了五万两银子买下他的宅子。您若是不信,可以验看这契书。”那徐二郎一开始也有些发懵,后来一琢磨,皇帝是他姑父啊,自然是会偏帮他的,于是胆子渐渐的大起来,将捏造的契书往案上一摆,得意洋洋地说道。
那平民一听说有契书,不由得傻眼了。“什么契书?我可没收过你的银子啊!”
“怎么就没有?当时给你银子的时候,可是有好些人看到了,你们说是不是啊?”徐二公子问的,便是他身后的随从。
徐家的下人哪里敢说不是,一个个点头如捣蒜。
“大人,您瞧见了吧?这可是人证物证俱在,摆明了就是他想赖了我的银子,又不想把宅子卖给我!”徐二公子当着天子的面,胡诌起来半点儿压力都没有。
“我,我没有收过他的钱。草民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的就签了这契书?我冤枉啊!”那平民自然是不肯认,慌忙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