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帝看到这里,也没有发怒,而是颇有兴致的问那些学子道:“你们呢,怎么看?无辜的究竟是这徐二公子呢,还是那平民?”
这便是建武帝出的题目?
举子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建武帝见他们神色各异,也没有催促他们,而是命人在两边各摆了一个书案。“你们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每人限一盏茶的时辰。”
皇帝一声令下,这些举子们就算很无奈,也不得不走上前作答。
坐在堂上的官员在听了建武帝的话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幸好不是叫他当场宣判,否则他还真是要为难死了。
就这样过了两个时辰,待最后一个举子放下手里的笔,建武帝才缓缓的起身,起驾回宫。被丢在刑部的举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从刑部大堂出来,卢燊的脸色很不好看。好不容易找到了个靠山,想着即日便要一飞冲天飞黄腾达了,却没料到皇帝会突然来这么一出,将他的锦绣前程全部打乱了。
方才,他勉勉强强跑完了全程,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带到刑部,看了这么一出戏。等到他作答的时候,他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
“卢兄,我瞧你很快就交了答卷,想必是胜券在握了吧?”与他交好的一个举子敢上前来,试探的问道。
卢燊勉强的笑了笑,说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赵兄答的如何?”
“唉,我胡乱写的。谁知道皇上是个什么意思?我可是听说那徐二公子与皇后娘娘沾着亲呢,所以就判了那平民的诬陷之罪,也不知道能入了皇上的青眼。”姓赵的书生喃喃的说道。
卢燊听了他的答案,心里暗道庆幸。这也正是他的答案!只不过,他没有很直接的说那平民有罪,而是拿刑部断案的那一套说事。既然人证物证俱有,那么不管这徐二公子是不是强逼着人家卖的,他的罪责都要轻上许多。他这么样作答,也是想卖皇后娘娘一个好,即便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起码不得罪人,说不定还能引起皇后娘娘的注意,在圣上面前替他说上几句话。
这么一琢磨,卢燊的心慌意乱便渐渐的平息下来。
“唉,本来想收拾包袱回乡的,又要多住一段时日了!”
“我带的盘缠都要花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榜!”
“等就等吧,总比名落孙山,什么都没捞着要好。”
举子们虽有怨言,但也怀了几分期待。尤其是那些没能中进士的人,侥幸进入了这一轮的比试,已经十分的满足了。
又过了三日,皇榜终于挂了出来。出乎意料的是,前三甲皆是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状元出自忠勇伯府,榜眼被一个来自江南的寒门学子摘取,探花则落入了长公主府。
这样的结果,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愤愤不平。尤其是那些老学究们,一个个跑到勤政殿外长跪不起,觉得皇帝的出题太过儿戏。
“那长公主的嫡孙乃是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如何能担当大任,还请皇上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