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迁入花都(2 / 2)

卫泱泱今年已十七岁,别家同她一般大的少女多数都已定亲或者成亲,而她必须得等到十八岁才能定亲。在后湾郡,家世能配得上卫家的适龄男子本就不多,知道卫泱泱会克人的人家又不敢上门提亲,卫家人为了她的归宿可谓操碎了心。

卫戍平虽然盖世豪杰,可是遇到女儿的婚事,也和全天下的普通父亲没有什么区别:嫁远了想她、小门小户又怕她吃苦、婆婆彪悍怕她受欺负、女婿没有功名又怕委屈了她。他的十五个儿子中娶媳妇的已经有十三人,可是娶了这么多次媳妇,也没有嫁一次女儿这样令人操心。

小十五卫秉锏年纪最小,他开玩笑说:“人挪死树挪活,不然就让小妮跟着六哥去巩县嘛。巩县离花都那么近,说不定有机会见到什么翩翩公子,这姻缘不就来了?”

老十卫秉箭也赞同:“是啊,算命的不是说小妮离家越远身体越好嘛,正好有这个机会,让她和六哥一起去巩县。而且她离开海西,海斯国那国君自然就死了心了,也不怕他再纠缠小妮。”

别看平日里卫秉钺嘴上讨厌卫泱泱,对她很不耐烦,可是现在听到众兄弟真要把她赶走,又舍不得了:“那怎么行?那巩县是军队驻扎的地方,又不是花都,哪有机会见到清贵公子。再说了,她离开家,怎么肯听六哥的话。”

老十卫秉箭顺着卫秉钺的话说:“对啊,那里离花都那么近,让她住在三哥家里不就好了?让三哥看着她,她不敢不听话。”卫秉钺听他越说越离谱:“你想害死三哥?你不知道她会克死人?”

本来只是小十五卫秉锏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卫戍平倒当了真:“这也是个法子,让她去花都,咱们每年赴京述职时还能见到她,和她住在蓝营没什么分别。她这么大了,是该学些女孩子应学的东西了,去了那你三嫂还能教教她,可她会克人的事,”

老六卫秉戬知道父亲的顾虑:“这倒好说,花都那么大,咱们出些银子,让三哥在别处买一处院子,安排她住下不就好了?不能离三哥家太近、也不能太远,和她说好,想出门都得三嫂同意才行;至于丫鬟,让邬云派几个给她,还能盯着她;大家闺秀要学的东西,到了花都也可以请师傅慢慢教。”

卫戍平觉得这主意还算不错:“等我细想想,想稳妥了再给你三哥写信。”他一向雷厉风行,饭后回房就和卫夫人商量这事,卫夫人虽然有点不舍,但想来想去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

这女孩子家整天在蓝营打打杀杀终归不是办法,而且在花都并非举目无亲,有了三儿媳、六儿媳看着她,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大错来,不然,难道要让她在海西做一辈子老姑娘吗?

夫妻二人谈话谈了半夜,下定了决心。第二天卫戍平就给老三卫秉戈写信,要他去买院子,而卫泱泱在花都的一切开支,都由海西总兵府来出银子。

五日之后,就是老六卫秉戬动身的日子,他先骑马赶往花都吏部报到,邬云的车队则在后面慢行。卫泱泱并不能与六嫂同行,因此她跟在最后。花都不比海西,不准使用火器,卫戍平就不许卫泱泱带太多武器,怕她惹出事来,她只能精简自己的行礼,还一定要骑着嗷呜走。卫夫人要卫泱泱将男装都留在家里,给她准备的全是女装,又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一定听三嫂的话。

可是对于卫泱泱来说,这只不过和上次去江南一样,又一次出远门罢了,她根本没有意识到去花都对于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跟在邬云的车队后面走了快一个月,足足从初春走到阳春才到巩县,先在巩县军营中休息了两晚,第三天,卫秉戬夫妇就带着她一起进花都,去拜会三哥三嫂。

卫泱泱坐在马车里,听到外面有守城士兵盘查的声音,知道到了花都东门了。她将轿帘掀开朝外望去,看到东门外等着进城、出城的人络绎不绝,城楼高大巍峨、恢弘无比,绝非海西府所能比。进了城内,街道宽阔可容十辆马车同时行进,路边商店品类繁多,有本国各地的商品、有北境四国商品、甚至还有西域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花都大海西五十倍不止,进城之后,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才来到三哥家里。三哥和六哥在谈正事,三嫂就出来招待六嫂和卫泱泱。卫秉戈已算清廉官员,可他的房子也比海西卫家要好上许多,卫泱泱看得出,尽管院内陈设很简单,也是经过精心布置的。

卫泱泱对三嫂虽然尊敬,但因三哥早就搬到花都就职,她一两年才能见三嫂一次,因此并无特别感情。两位嫂子在话家常,她闲着无聊,就在院中四处走走看看。

三嫂对邬云说:“院子我们买好了,门前这条路是微风巷,我家是巷口,那院子就在巷尾最后一户。虽然有点旧,但我想都在同一条巷子里,小妮若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邬云也没怎么见过三嫂,但她说话却很得体:“是,三嫂考虑得很周到。”

三嫂又对着卫泱泱说:“那院子有几处地方正在修,小石榴,你先在家里住下,等修好了再搬过去。”卫泱泱怕自己克死人,因此从不在亲戚家里住,她听三嫂点到她的名字,就连连摆手:“不不不三嫂,我今晚就可以住进去。它修就修嘛,只要给我个睡的地方就可以了。”她说话一向直来直去,邬云怕三嫂不高兴:“小妮怕给你们添麻烦,不想住在府里,就由得她吧。”

晚上,卫泱泱同三哥、六哥夫妇一起吃了饭,就真的拿着自己的行礼搬去巷尾那院子居住。邬云给卫泱泱派了十名丫鬟,还有二十名粗使婆子,因她是女孩独居,所以并没有派家丁、护院来。不过这巷内几家住的都是刑部的官员,十分安全,想来盗贼除非是失心疯,否则不敢闯进刑部官员家里偷东西、绑人。

卫泱泱这才知道,三嫂为何买下这处院子:三哥家在巷口,她住巷尾,只要她想出门,就必须得经过三哥家正门,方便三嫂盯着她。她四处看看,这别院并不太大,不过卧房、书房、饭堂、客堂、厨房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马窖和花园,她是满意,心想:这花园足够我练功之用了,嘿嘿。

卫泱泱又想到三哥家门口放着一个大大的匾额:“卫府”,那她这小院也应该有个名字才对。她跑去书房,也想写个“卫府”,可是又想想,总不能同一个巷子里有两家卫府。她忽然想到在姑苏住在江王府的时候,那院子周围种满了竹子,就叫“个个水榭”,那她是“小石榴”,她住的地方应该叫“榴园”才对。

卫泱泱拿起笔来,挥毫泼墨,歪歪扭扭写下“榴园”两个字。她的字本就不好,又没预先练习,就写得一言难尽。可卫泱泱并不觉得,甚至写完之后还颇为得意,她叫来邬云派给她的贴身丫鬟山茶,吩咐道:“你找人明日上街去寻个做牌匾的铺子,做个匾额挂在咱们门口。”她对整个院子非常满意,又在花园里打了一套拳才肯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