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迁入花都(1 / 2)

既然已经平定了边疆之患,申明渊也要回花都去了,十月三十,是他在卫家呆的最后一天。下午他走过总兵府花园时,看到卫泱泱正一个人在大雪里练功,虽然她偶尔偷懒会被卫秉钺责罚,但多数时候她还是很认真的。

申明渊看她并未穿棉袄,只着一件淡蓝色单衣,手里举着自己的那把以德宝刀,练的正是开封府卫家飞天刀法。他并未打扰对方,只是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着她将一整套刀法耍完。

从六月底见到对方一直到现在,经历了夏、秋、冬三季,现在真的要走了,申明渊心里竟然有些不舍。眼前这女孩子,和花都的贵女们都不同,究竟哪里不同,他又说不出来,他唯一能想到的,大概是整个花都没有功夫这么好的官家女子吧。

卫泱泱很快发现了申明渊站在雪里:“陆官人,你出来这么久一定很想家吧?你终于可以回家了。现在走正好,再过些天大雪封山就走不了了,没办法赶回去过年。”她一直是没心没肺的样子,并未看出申明渊带着些许情窦初开的心事,她所惦记的最大的事,只不过是花都过年时的大热闹而已。

卫泱泱讲到“家”,勾起了申明渊的思乡之情:“是的,终于可以回去见我父母,我以前从未离开过他们这么久。”卫泱泱知道他从小在花都长大,就问:“那我们海西比花都差很多是不是?”

她这个问题问得很是幼稚,花都是大阳国都,是天下最富丽堂皇的城池;而海西不过是大阳北境一座用来防守的坚固城池,仅此而已。

申明渊脾气一向很好,就耐心向对方解释:“各有各的好,花都是天下第一大城,恢弘无比;而海西建在荒漠中,颇有种大漠孤烟直的美感。北门是万夫门,说明卫家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南门是升平门,寓意着大阳百姓在卫家军的护卫下歌舞升平。这金戈铁马、驰骋沙场,都是我以前不曾见过的,那日在碧波城外见到卫家军万马奔腾,我才知道诗里写的“沙场秋点兵”是什么样子。羑王造反的原因,竟然是嫌弃当初太祖爷给他家的封地不好,他为了一己私利就可以陷害卫家、至万千百姓的性命于不顾。看了他之后更让我坚信,我以后得好好学习政事,做一个好官员。”

申明渊之前贪玩,并不肯好好学习,他这次来海西经历了生死、看到了生灵涂炭、又见证了水魔灭国,感慨良多。他说了半天,卫泱泱似懂非懂,只感到有点遗憾:“你会是个好官员,也是个很好的夫子,可惜你走了就没人教我写字了。”

申明渊听她这么说,就以右手食指代笔,在石桌的雪面上写下一个“渊”字:“我明日就走了,今天可以教你最后一个字。”卫泱泱看了看石桌:“这个字这么难?有七个点,我要练很久呢。”申明渊浅浅一笑:“没关系,你慢慢练,我回去也要好好习武,争取早点赶上你。”

世人皆重男轻女,一名男子肯当她面承认自己武功不如她,是很没面子的事。卫泱泱不太会说安慰人的话,还是宽慰他:“个人的武功好与不好,这也没什么,要学好兵法、能指挥千军万马,那才叫真的好汉呢。诸葛丞相不就是文官吗?我听说他打仗也很厉害的,是不是?”

申明渊很是赞同:“是,诸葛丞相担得起一句用兵如神。而且他上对汉室、下对百姓都做到了鞠躬尽瘁,是大大的忠臣。”卫泱泱以前只是断断续续听卫秉钺说过诸葛丞相的事,并不太了解,现在又听申明渊给她详细讲了一遍,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简直是溢于言表。要不是蜀郡与海西远隔千里,只怕她现在就会跑去蜀郡,给诸葛丞相的祠堂上香。

卫泱泱拍着手赞叹:“你看,像诸葛丞相这样的才叫美男子、真英雄,虽处逆境,也敢同曹魏开战。有些男人那胆子啊,真是给他提鞋都不配。就比如那个申明煦,别看他平常耀武扬威,身边带着八个人时才敢打我,等我抓他去碧波城北门时,我们两个一对一,他吓得腿都站不稳了。这种人,也就是仗势欺人罢了,平日里好狠斗勇,若是指望他在战场上保护江山社稷,哼,他跑得比谁都快。他这样的胆识,怎么配当太子呢?羑王爷有这样的废物儿子,造反定会失败。”

卫泱泱虽说得在理,但毕竟是妄议朝政,申明渊就出言提点她:“谁做太子这事,不是你我能决定的。羑王爷造反,也是皇上的伤心事。这些话,你在这里说出来给我一个人听听也就罢了,以后出去了就不要对别人讲了,免得给卫家带来灾祸。祸从口出的道理,可能你现在还不太明白,可我在花都是常常见到有人因言获罪的。”

卫泱泱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在自家花园里说话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她怯怯地问:“我说错了,会给卫家带来麻烦是不是?”申明渊并非有意吓她,难得看她一脸惊恐的样子,又觉好笑:“卫家百年荣光,是靠你们每个人的努力一点点换来的。你在外面要时刻记得谨言慎行,这才不会给卫家招惹麻烦。”

年底就从花都传来消息,羑王爷起兵造反,一门抄斩;成王爷从犯,贬为庶人,一门圈禁终身。

嘉获十二年二月,新年刚过,吏部的调令就到了海西,调任卫戍平六子卫秉戬到巩县任职,即刻赴任。巩县是花都东面的县城,有巩义关在此,地形易守难攻,是拱卫花都的最后一道屏障。虽是平调,但这是卫家子弟第一次出海西做武将,皇帝肯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卫秉戬,足见他对卫家人的信任。

当晚,卫戍平在和儿子们一起用餐时反复叮嘱六子:“花都高官云集、水太深,你万万不要去趟浑水,只管少说多做,对皇上忠心即可。若遇到什么不懂的,就去花都找你三哥商量。”卫秉戬连连点头,将父亲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卫戍平交待完正事,忽然来了一句:“你也多留意着,花都有没有和咱们家门当户对的官宦子弟尚未订亲的,也给小妮操点心。只要是家世清白、读书用功的,父兄品阶低些也不打紧。”

卫秉戬前面还在不断点头称是,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来:“爹爹,您要给小妮找个文官?”卫戍平看着他,十分不解:“找个文官不好吗?要是找个武官,将来欺负她怎么办?”

八郎卫秉钺在旁边小声嘀咕:“谁敢欺负她,她不把人家祖坟给刨了才怪。”卫戍平马上指着他开始骂:“哪有你这样说你妹子的?你把她教成那样我还没找你算账,你有本事,在这后湾郡给她找个婆家。”

卫戍平每次说到卫泱泱不学无术,卫秉钺就要挨骂。他也不敢申辩,只小声说:“我找了呀,二嫂那个娘家大侄子不就在海东府做游击嘛,今年二十一,年纪也合适。”卫戍平“哼”了一声:“你都做了参将了,他才是个游击,哪里配得上小妮?”

卫秉戬忙出来打圆场:“爹爹,邬云娘家也有个堂侄,倒是个读书的材料。虽然还未做官,但她娘家在闽州郡浮云府是大族,等过了两年考取功名,这朝廷上下都有族内的人,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卫戍平虽然嘴上说着不嫌弃对方官职高低,但真的听到卫秉戬的话,又不满意了:“那等他考上了再说吧,这里离闽州郡几千里地,要是你妹妹嫁过去,他又没考上,咱们娘家想帮衬都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