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泱泱记得很清楚,腮波一帆说他住在一个缺少甜食的地方、买颜料需要等两个月,而且他还要在微风岛等自己。
因她在养伤,卫秉钺转述了她的描述,申明煌略一沉吟:“那就是在一个不产糖、不产颜料的地方,而且能十日之内收到两封信并赶来姑苏,也就是单程航线最多五天。只要找到这个地方就能知道,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在这个大本营和微风岛之间。”
江南并不产蔗糖,这就有些犯难,这范围也太大了。申明煌命人将于敬先找来,这老头子虽然不通人情世故,每天只醉心于研究火器,但他是本地人,十分熟悉姑苏的情况,最重要的是他很可靠。
于敬先听完卫秉钺的介绍以后,忍不住反驳:“尽管我们这里不产糖,却能很方便地买到从北方运来的糖。而且我们这是产蜂蜜的,更何况现在正是水果产出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有果树,路边随便都能摘到,怎么可能吃不到甜的食物呢?”
申明煌点点头:“海盗上岸抢掠,先抢的肯定是金银、粮食,不会抢些蔗糖、蜂蜜和水果回去。很可能他们就住在一个岛上,而这个岛不产任何果子,因此腮波一帆才会说他吃不到甜的。而且,他们最近还抢来了颜料。”
卫秉钺补充:“最近一次,他们去的是甬鄞府的奉县。时间是他们俩见面的前十天,也就是写信那天。”他说完还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匣子,将腮波一帆画的小像拿了出来。
于敬先并不懂书画,申明煌却对各种文房四宝了如指掌。他拿起那小像看了看说:“纸是临县的杭纸。”卫秉钺指着地图:“他们十天前在奉县、又跑去临县、最后回到老巢。他六天前才得到纸,那也就是说,从奉县到临县再到老巢,只要四天。”
申明煌做了总结:“一个不产果子的岛,要离姑苏最多五天以内,离奉县和临县都在三天以内,还要能容纳几万人居住,应该不是个小岛。”他这样说,这范围就迅速地在缩小,于敬先在地图上找了几处地方,最后指着一个点:“是这里,韩元岛。”
申明煌和卫秉钺都是外地人,并不知道他为何这么肯定,于敬先解释说:“这个韩元岛就在杭湾的中心处,却不是沙岛,而是个石头岛。岛上没有一棵树,只长些小草,因此这里并不产果子。他们从这里出发,只要一天半就能到姑苏,到钱塘、甬鄞也只不过各需要两天半。而且这韩元岛很大,周围有十多个石头小岛,住个两三万人没有问题。”他说的韩元岛的情况,和所有他们收集到的证据都吻合。
申明煌轻笑了一声:“我们找了半天,原来他们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卫秉钺问于敬先:“有没有可能,我们拿巨舰挡住杭湾的出口瓮中捉鳖?”于敬先摇摇头:“不能,海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和陆上不同。在陆上打埋伏,只要静静等着就可以了;可是海上若遇到风浪,船说翻就翻,而且湾口太大,没办法全部挡住的。”
卫秉钺又问:“那我们知道了这个地点,能否派渔船佯装打渔,时常经过那里,好探查他们是不是要出海?”于敬先点点头:“这个倒是可以,不过他们就算出海,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抢,还是没办法做防范。”
卫秉钺换了话题:“于老,我妹妹这次引爆蛟龙,蛟龙的引线遇到了水并没有爆炸。”于敬先听他这么说,似乎是指自己做的东西不好,就没好气地回:“那不是正好吗?救那小妮子一命。”
卫秉钺不敢得罪他,忙说:“是是是,有没有可能研制出一种火药,能在水里爆炸的?”于敬先答道:“我回去琢磨琢磨。”一说到火器,他马上来了精神,也不管申明煌同不同意,直接告辞说:“殿下,我先回去了。”然后说走就走,闹得申明煌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