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解围?帮凶?(2 / 2)

“既如此,贺爱卿,你就先退下吧!”元历谨烦躁道。

这一次,贺震楣没再继续说下去,道了声“是”,折身退下。

眼看着贺震楣走远之后,元历谨才转而追问:“娴儿,你告诉朕,刺客之事,究竟是不是你做的?”

“陛下,臣妾都是为了您好啊!”

南宫娴儿仓促跪下,一双眼泪花盈盈。

元历谨冷哼道:“你若是为朕好,便不会把事情闹成这般!此事已经查了很久,摄政王府那边一直紧追不放。若是从一开始你没有故意诬陷摄政王妃,岂会将自己置于如今这般境地!”

太后语重心长道:“皇儿,你别再责怪娴儿了,她说的没错,她做的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为了大周江山的稳固。这次摄政王回朝,明显咄咄逼人,不会再像从前一般,被你所算计。他本就是极善于运筹帷幄之人,若是娴儿都不帮你,还有谁能帮你?

娴儿是看出摄政王极为在意那王妃,这才会对摄政王妃下手。可惜,只差一步,就能将摄政王妃置于死地。不然,摄政王妃一死,摄政王定会受打击,一蹶不振。如此,皇儿才能继续掌控实权。如今可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摄政王已经再次把揽朝政,你在朝堂之上,还有几分说话的权利。”

“一个女人而已,又岂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母后,你未免太小题大做了些。”

太后摇摇头:“如此说来,陛下对娴儿,也没有在意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可摄政王不一样,他比你大上几岁,身边却从未有过任何女人,就连京都第一美人的未婚妻都不曾放在心上过。唯独对那个乡下丫头,岂是一般的喜欢。

陛下是忘了,之前摄政王称病在府上半个多月不出门,你以为,他真是病了吗?”

元历谨冷笑:“当然不可能,他的身体看着好的很,哪里像是生过大病。”

“这就对了,哀家曾让你舅舅派人去查过,那一次,摄政王分明是偷偷离开帝京,去了浔阳城,就是为了寻找王妃。”

元历谨听的皱起眉头,思忖道:“照母后这般说,皇叔他是真的很在意他的王妃?”

“不然,你以为哀家和娴儿何苦要针对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也不能对我们造成任何威胁的人。”

元历谨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对,闷闷吐口气:“既然如此,朕会想办法将此事压下去。娴儿是为了朕好,朕又怎么舍得处罚她。”

说话间,站起身走到南宫娴儿面前,亲自牵着她的手拉她起身,温和道:“娴儿,是朕的不是,委屈你了。你放心,此事,朕一定想尽一切办法压下去。”

太后面色凝肃道:“其实,你也不必压的太狠,毕竟死了人,这事儿就不是一两句话能糊弄过去的。哀家更担心的是,你身为帝王,绝对不能被人所诟病。所以,此事哀家会替娴儿担下来。

至于说辞,就说是摄政王妃来历不明,哀家怀疑会危害皇族,因此才会让人下手。至于刺客之事,随便找个替死鬼,也就掩盖过去了。”

南宫娴儿轻声抽泣,眼圈红红的,立刻又对着太后跪了下去:“母后,儿臣让您失望了,实在对不住您。”

太后摆摆手,对元历谨道:“皇儿,你听着,娴儿对你如此一心一意,你可千万不能辜负了她。这皇后之位,一直空着,难道你不是要留给娴儿的。”

元历谨叹气道:“儿臣的确是这么想的,奈何时机不太好。加上林氏一族本就势大,朝中百官总有人阻拦。因此,娴儿只能暂时屈居贵妃之位。”

太后颔首,握住两人的手叠放在一起,轻轻拍了拍,道:“经历此事,我希望你们夫妻二人,往后要更加的相互扶持。这皇后之位,皇儿,你是不是也该给娴儿一个交代了。”

元历谨微微一笑,看着南宫娴儿道:“母后放心,儿臣明白。等这件事过去了,儿臣一定尽快准备立后之事。”

太后满意点点头,脸露微笑。

离开皇宫,贺震楣想来想去,觉着刺客之案没处理彻底,心里总不是滋味儿,在宫门口踟躇了一阵儿,总算上了马车,却是吩咐赶车的家丁先去摄政王府。

到了王府门口,着下人去通报了一声,很快,便有人引他入府,直接去了花园。

元锦羿和宋喜乐正坐在水榭下喂鱼,旁边的几案上摆了两样点心和一壶水果茶。

宋喜乐手里提着一根绳子,绳子上绑了包裹着食物的荷叶,在水面上拽来拽去,引的鱼儿跟着一只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