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晌午,院子里飘来饭菜香。宋香香和叶氏在厨房里忙碌着。宋香香只负责添柴加水,别的事,叶氏根本不让她插手。
马车内,宋喜乐轻拍何金成的脸将他叫醒,“已经到了,下车了。真搞不明白,就这么点路程,你竟然也能睡的着。”
何金成一脸茫然的坐直身,揉揉眼睛,看她起身下了马车,赶紧的也跟了上去。
里正顾长满正坐在廊檐底下翻看一本册子,听到动静抬头一看,惊喜道:“喜乐,今日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宋喜乐手里提着带过来的一些礼品,笑融融跟他打招呼:“昨日香香姐和姐夫去我店里吃饭,我才想到,如今我家里那边儿没了尊长,我跟香香姐虽是平辈,但家中是我当家,理当来看望一下。是我失礼了,今日才来,还望顾伯伯谅解。”
顾长满摆手呵呵笑:“怎么会往心里去呢,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今日就留在家里吃饭,刚巧煜儿说了,今日多烧几个菜的。”
宋喜乐微笑道:“那是因为香香姐和姐夫昨日便知道,我今日肯定会来。”
“好好好,外面冷,进屋坐吧!”
顾长满抬手相请,和蔼的看了眼宋喜乐身后跟着的何金成。
坐下后,顾长满才问起来:“你跟金成的婚期,是不是已经定下了?”
宋喜乐颔首道:“嗯,已经订好了,就定在三月初八我生辰之日。”
“看过黄历吗?是不是好日子?”
“我不懂这些,也就没看。是何家人决定的,想必会是个好日子。”
“那就成,虽说金成这孩子傻了点,却真是个好孩子。你跟着他,他不会让你受委屈。”顾长满语重心长道。
宋喜乐知道他是发自真心的祝福,感激的微微一笑。
这时,宋香香进来送茶水,笑容满面道:“喜乐,你先喝口热茶,我等会儿再进来陪你说话。”
宋喜乐点点头,看她泡好了茶叶,便端起茶杯轻轻吹拂。
山村里倒是没什么好茶,不过一些平常的茶叶,茶味清淡的很。
宋香香添了茶前脚刚走,后脚顾煜便从书房走了过来,眼眸中有掩饰不住的惊喜,道:“喜乐,你来了。”
宋喜乐颔首:“刚过来,陪顾伯伯说了两句话。”
顾煜点点头,走到一侧的位置坐下,笑望着她道:“我知道你答应了来,便肯定会来。特意买了些菜,今日让我娘多少几道菜。我娘烧菜的手艺不如你,你可千万别嫌弃。”
宋喜乐笑道:“怎么会,说起来,这可是我长大后,第一次吃到伯母烧的菜呢!”
顾煜恍然被勾起回忆,轻声缓慢的问:“那你可还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带你来我家中吃饭的事吗?”
宋喜乐怔忡了一下,轻轻皱眉:“多久之前的事了,记不大清了。”
顾煜却回味无穷的说起来:“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日,你在田埂边跟胖墩儿斗草,胖墩儿输了,却怎么也不肯认输,你跟他争论,他一生气打了你一拳,你当时哭的很凶。我刚巧看到,替你出气,打了回去。胖墩儿惧怕我爹是里正,大气不敢出就领着别的小伙伴跑了。”
“不过胖墩下手太重,你又瘦的很,我为了哄你,便领你来我家中吃饭。还说我娘会做白糖糕,你才不哭了的。”
宋喜乐心不在焉的听着,心里莫名的有些纠结难受。
仔细在记忆中搜寻起来,她知道从小顾煜对她都是极好极关照的。或许曾经的宋喜乐是有点喜欢顾煜的,但现在的宋喜乐,真的只把他当兄长,当朋友,从无一丝别的感情。
顾煜一说起来便停不下来似的,“你还记得吗?有一次下大雨,你在山里无处躲雨,你大爹急得到处找,后来是我先找到了你,那时天快黑了,你怕的很,回去时,埋在我怀里哭了一路。小时候我去学堂读书,你还总喜欢跟在我后头,偷偷趴在窗台上听我念书。”
宋喜乐实在听不下去了,故意转移话题问道:“顾伯伯,还要多久可以吃饭?我今日早饭吃的匆忙,没吃饱,这会儿都饿了。”
顾长满连忙站起身道:“我去厨房看看,应该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宋喜乐也紧接着站起身:“我也过去,顺便看看今日伯母都烧了些什么菜。”
顾长满拦住她道:“你是客人,还是坐在屋里的好。今日下了点小雪,外面也怪冷的。”
宋喜乐转了转眼珠道:“那我找香香姐去说会儿话。我们姊妹间,可是很久没好好说话了。”
“那也行,我叫香香回屋去。”顾长满思忖了一下,便点头答应,朝外面走。
这下,堂屋里就只有宋喜乐与何金成,还有顾煜了。
顾煜自然看得出她不愿意继续提及小时候的事,自嘲一笑:“兴许是我太念旧了。其实很多事,我放在心里,别人不一定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