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雪。
宋喜乐起床洗漱好,出了院子便瞧见王氏与张氏正在厨房里忙活。
王氏似乎是在舀热水,看到水里飞进了柴火灰,皱眉对张氏道:“大嫂,这水都要被你弄的不干净了,火别烧的太大,也别总烧麦秸秆。”
张氏斜睨她一眼道:“今日又不让你下厨,管那么多,还是洗你的脸去吧!”
宋喜乐走上前,冷漠的接上说道:“是啊婶娘,不让你下厨你还管那么多。就像有些话,有些人有些事,跟你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你教小孩子家家的乱说,是不是就显得特别多管闲事了。”
王氏一惊,扭头看向她,呵呵笑:“大清早的,你这孩子说的都是些什么胡话。”
“我说的是什么话,婶娘您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我就是提醒您,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乱说话,百年后进了阎罗殿,那是要被送到拔舌地狱的,您想想看,舌头被拔下来,多血腥啊!”
王氏不由的抖了个激灵,呵呵干笑道:“你怎么越说还越让人听不懂了。我不跟你说了,得赶紧去叫祖光起床,等会儿要去学堂呢。”
宋喜乐唇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看她匆忙进了屋后,对张氏道:“大伯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就开口。我这会儿还不走呢,能帮您做些事。”
张氏正有点手忙脚乱,听她说要帮忙,自然乐得轻松,于是道:“那你先把稀饭盛出来吧!有多少就盛多少碗。馒头热好了,你端到屋里去,谁吃谁拿,这样就不会冷掉了。”
宋喜乐“嗯嗯”应声。卷起袖子进到厨房里盛稀饭。
宋祖光起床之后,总是喜欢抢先往饭桌那边跑,宋喜乐瞧着他坐下后,提醒道:“祖光,馒头是热的,你拿一个吃着,早些吃饱了,好早些去学堂。”
宋祖光不屑的瞟了她一眼,伸出手道:“你不是离得近吗?你帮我拿一个。”
宋喜乐嘴角略过一抹阴鸷,顺手从锅里拿了一个热腾腾的馒头递给他,道:“拿好,我出去喊平安过来。”
宋祖光一副爱答不理的态度,拿起筷子夹住馒头,咬了一口,自顾自的吃起来。
等屋里的人坐了至少一半了,宋喜乐才牵着宋平的手进屋坐下。
一桌子人,又提起等会儿宋祖德两口子和宋祖良即将要出发去府城的事儿。
赵立冬叹了一声,细心叮咛:“祖德,到了府城,你跟银霜可得精打细算,先站稳脚跟,别的可别多想。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得先立威,以后才好办事。”
宋祖德应道:“奶,您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不会给咱们老宋家丢人。等我在那边儿稳定下来了,就把您和爹娘都接过去。”
想了想,补充道:“还有二叔一家和四叔一家,以后也要一起过去。咱们一家人,还是和和乐乐的。”
他没提宋喜乐,宋喜乐也不争这点面子,只顾低头吃东西。
宋富光意味深长的提醒:“你怎么能忘了,喜乐对你和银霜的帮助呢?若是没有喜乐,你哪里能打点好这些。”
宋祖德恍然点头:“对,多亏了喜乐。”
转了头,对宋喜乐道:“喜乐,等以后,你就把生意转到府城去做吧!到那时,我在府城也有了人脉,你的生意肯定不会差。”
宋喜乐敷衍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我在咱们这镇上,生意也还挺不错,暂时没想那么远。”
宋祖德给堵得说不出话,满桌子人面面相觑,话题也戛然而止。
吃完饭,宋喜乐和幽蓝急着赶去火锅店,也没等宋平安,匆忙先走一步。
由于张氏要帮宋祖德和宋祖良兄弟俩收拾东西,刷完洗锅的事儿便交给了张氏和何氏。
张氏回了屋,边帮宋祖良收拾东西边碎碎念:“这次再去学堂,可别再跟往前一般,不知进取,成日的插科打诨。你说你,若是读书能像你姐夫那般用功,那般聪明多好。偏偏儿的,你不够聪明,还不知进取,成日的让人操碎了心。”
宋祖良不耐烦的抠耳朵:“我知道了娘,这些话您都念叨多少回了,您没念叨够,我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张氏瞪他一眼,肃声对宋祖德道:“祖德,你如今也在府城了,可得盯紧他,别再让他混日子。”
“娘您放心,有我和银霜在,会管好祖良。”宋祖德笑呵呵的说道。
宋祖良听得心里气愤,哼了一声,叉着腰自顾自走到院子里生闷气。
一切收拾好,张氏和宋富光帮忙把他们要带的东西全都装到马车上,看着他们上了马车后,才惊觉离别的心酸。
赵立冬握住白银霜的手,眼泛泪花:“到了府城,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好两个孩子。”
“奶,我会的,您回吧!时候不早,我们也该出发了。”
赵立冬张了张嘴,到底什么也没再说,松开手,冲他们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