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姐,你快闭上眼睛。”
时小夏闭上了眼。
杨十六这才从床底下拿出来,在时小夏眼前晃了晃,“小夏姐,你看。”
时小夏睁眼,却是一个风筝,上面画了可爱的一个女孩子的,正在厨房里忙着什么,那女孩被画的甚是可爱。
“风筝?”时小夏惊讶,这东西真是精巧,“你何时买的,也不告诉我。”
“小夏姐,这可是我亲手给你做的。”杨十六摸了摸鼻子。
亲手?
时小夏更惊讶,揉了揉杨十六的头,“你这手能赶上镇子上卖风筝的了,不,比他们做的还好看,那画的这人,就是我了?”
“对,就是小夏姐。”
春日放纸鸢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一般镇子上放的人多,不过镇子上有钱人家的孩子的风筝都是用竹碟,和绢丝做的,村子里的还哪找到那么金贵的东西,用柳条,还有棉线,在糊上白纸,虽然简单,可也不能小看。
白纸上会被画着各种各样好看的图案,一放到天上,色彩斑斓,别提多好看了。
杨十六做的风筝用了些软布,有点像纱布,却又不是纱布,这种布价格不贵,在上面也可以作画。
“你这画功,和少轩学的吧?”时小夏笑的眉眼弯弯。
“对,小夏姐,只是一个风筝,等日后,我想到好的,在送给你。”杨十六一本正经道。
虽然他如今有三个姐姐了,可毕竟小夏姐在自己心里和别人不一样,小夏姐是给他光明的人,是他心里永远不可替代的。
时小夏倒不在意礼物不礼物的,“送礼物可以,重点是学习,你有出息,小夏姐才最开心。”
“小夏姐放心吧,不会耽误学习的,等过几日有了时间,我再做几个,我们一起去放风筝。”
“好,到时候我们和你一起做,这样才比较有意思。”时小夏对手中的风筝爱不释手,要不是天已经黑了,她还打算出去过过瘾呢。
“啊姐,你在这里啊,让我好找,衣裳做好了,给。”
时小夏放下风筝,接了衣裳,把杨十六的一套衣裳放了下去。
“风筝?啊姐,这图案画的可真好看,你什么时候买的?这画画的可比镇子上卖风筝的好看多了。”
时小秋记忆里,放风筝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以前在时家,其他人放风筝,她们三姐妹只能干看着,后来实在想玩,做了一个皱巴巴的风筝,还被二婶给踩坏了。
后来,她们就只有羡慕的份。
“这是十六做的。”
时小秋一愣,当下明白了,“原来是给啊姐的,十六,你给我也做一个。”
说着,眼巴巴的凑过去,想了一会儿,又觉得做风筝费时间,十六还要学习呢,“这样,我自己做,做好了你帮我给照这画画一个,怎么样?”
杨十六一一应下。
时小夏见他也看了好一会书,又抽查了今日背诵的一些内容,见他都背了出来,也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便让他休息。
劳逸结合嘛,再说,现在十六也不用来店里帮忙了,时间够用的。
几人找来了柳条,棉线,还有一些布,欢欢喜喜的做起了风筝。
风筝架子都搭好了两个,时小冬还没回来。
“小冬该不会迷路了吧?”
“她去给大旺送东西,估摸着两人有的谈呢,待会就回来了,对了,小秋,把剪子给我。”时小夏说着把棉线剪了。
另外,她又裁剪出两条尾巴,给风筝安上。
要说技术最好的当属杨十六了,至于其他两人,时小秋的还好一点,时小夏做的风筝,菱形的框架都要扯成三角形了。
“哈哈哈,啊姐,你看看你做的风筝。”时小秋笑的四仰八叉。
时小夏提了提手里的风筝,“很丑吗?”
“真的很丑,哈哈哈,啊姐,你这哪里是风筝。”
时小夏郁闷了,算了算了,做风筝不是她的强项,想要帮着画画,却发现画画她也不擅长。
其实她也是会画画的,可古代这些水墨画,她根本不会。
要给她一只铅笔,她还能画出来。
铅笔?
有了。
“你们等着。”时小夏起身,去厨房里扒拉了两块烧好的木炭。
木炭和铅笔差不多,她磨了一下,找了两张白纸,照着时小秋和杨十六的模样,画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完成。
“快来看看,像不像你俩。”
时小秋和杨十六凑了过去,惊讶了。
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啊。
“小夏姐,我终于知道什么叫栩栩如生的,你这怎么画的,怎么和真的一样?对吧小秋姐?”
“对对对,你看连头发丝都这么真。”时小秋感叹道,照镜子都没这么清楚。
那可是。
她以前的素描可不是白学的,虽然好久不画,有些生疏了,可在这里,还是可以勉强装装样子。
“你俩继续,这画也就看看,装风筝上黑漆漆的,不好看,风筝当然要五颜六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