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时小夏认真道。
“小夏姐,其实今日来,我就是想帮周宇说说,他家也是做豆腐的,一直走街串巷的卖,我想着我们店里应该需要,所以……”杨十六说着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
时小夏倒没觉得什么,原本十六也是家里的一员,这些事她也会听她意见。
况且周宇家豆腐真的不错。
“店里每天都需要豆腐,估摸着,一天要二十斤,有时候人多,或者做其他菜,需要的便会多一些,以后我店里的豆腐就从你家定,不过质量,要今日这样子的。”
周宇满心欢喜,他没想到这么顺利,小小的少年连忙起身,欢喜的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娘每早天不亮就起床,他也会和娘一起卖会豆腐再去学堂,就为了多赚些银子。
可卖东西这种事哪里说得准的,有时候卖出去的多,有时候卖出去的少。
如今太好了。
“谢谢小夏姐,我回去一定和娘说,对了,我们嫁豆腐买的不贵,娘说薄利多销,五文钱一斤。”
豆腐做法麻烦,而且废功夫,价格自然要高些。
市场上价格一般都是六文钱一斤,要是赶上年节,价格水涨船高,有时候一斤豆腐卖到八文钱九文钱也是有的,她家买五文钱,算卖的便宜了。
“我去别家买也是六文钱,况且你家豆腐要嫩一些,这样,我在别人家买多少,在你家给你一样的价格,不过你要记得告诉你娘,我不要隔天的,我要新鲜的。”
周宇一一记在心上,“谢谢小夏姐。”
“快吃饭吧,鱼肉都要凉了。”时小夏催道,周宇这才抬起了碗,只是脸还是有些红,半大的孩子,因生活所迫,总归是窘迫的。
几人一起吃好了饭,利索的收拾好了东西,三个少年便说要出门走走。
时小夏抱了些被褥进十六屋子里,今日那两个少年在家里睡,他屋子里的被褥不够。
等铺好了被褥,时小夏回了屋子里,按照吴秋意教的办法做鞋子。
之前看秋意姐做鞋子很简单的,轮到她却比较难。
她手指上扎了好几针都没把线穿进去。
“啊姐,你真笨。”时小秋在门口站了半响,终于忍不住笑了,“啊姐,要这样,才能穿进去。”
线和针经时小秋手,很容易就穿了进去,“针线活太难了。”
比做菜难多了。
因为她们娘去的早,也没人教姐妹三个针线活,而且在时家姐妹三人都是干重活的,其他的活干的不多,就算是不擅长阵线,也是正常的。
“啊姐,你这双鞋子从年前做着了吧?我给狗蛋的一双都做好了,现在正在给啊姐做一双,没想到啊姐给姐夫的鞋子连鞋垫都没好。”
时小秋捂着嘴笑了。
“好啊,你敢笑我。”时小夏哈了口气,朝时小秋过去,姐妹两人笑成一团。
两人闹了会,杨十六几人回来了,几个人围做在火炉旁边。
虽说已经开春了,不过夜里还是有些冷,她们照样生着炉子,一生炉子,难免会烤一些红薯,土豆什么的。
时小夏拿了馅料,又给他们拿了一小筐,让他们烤着。
“你们看这是什么?”杨十六神神秘秘的从身后抱出什么东西来。
却是一只兔子。
白白胖胖的,毛茸茸,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
“兔子?”
“这兔子腿受伤了,而且还怀着小兔子,我们三就把她抱回来了。”
时小夏接过去,兔子经常见,不过这样可爱的兔子,却少见。
在村子里,兔子一般都是用来打牙祭的。
养兔子的不常见。
“这兔子好可爱啊。”
几人围在兔子边说着,那兔子扭了扭身子,似要下去。
时小夏拿了些白菜叶子喂它,杨十六三人又给兔子搭了个窝,这才把兔子安顿好。
“小夏……”门口有敲门声。
仔细一听,似乎是时招子的声音。
时小夏开了门,门口有风吹进来,呼呼的吹的厉害,时招子脸被吹白了一些,有些暗沉。
“二叔,这么晚了,先进来。”时小夏说着便要把他推进来。
时招子阻止住她的动作,“二叔不进去了,小夏,二叔来是来问你借点米的,原本家里放着买米的一两银子不知道被谁偷了,刚好,小风一个人在家,你二婶偏说是他,这不,闹了起来,二叔也是没法子了。”
“小秋,去装点米出来。”时小夏道:“二叔,米都在店里面,家里面也就平日吃的一点,要是不够,到时候我又给你。”
“够了够了,你二婶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还有点银子,就是为了一两银子吵,吵的不成样子,这会子,还在吵呢,她们不睡,街坊领居也是要睡的。”
时招子说着满心不舒服,这都算什么事?
这个家吵吵嚷嚷的,一直就这样,也没见点起色。
等拿了米,时招子才离开。
“二婶也真是的,什么事不能等白天说,非要大晚上的大吵大闹。”
“要不吵不闹,就不是二婶了,走了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