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连忙挑了担子,笑的慈祥,“好,我帮你们送过去。”
时小夏和温少轩跟着一起回去。
到了醉江月门口,老人明显不敢进去。
他想着只是镇子上的人来买,没想到是店里面。
这家店他也听说过的,都说醉江月的老板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店里刚刚打扫完,地上还有些水汽,老人鞋底脏,他到门口就放下了,“原来是醉江月的时老板,我就在门口,就不进去了。”
时小夏看着他伸出去的脚缩了回去。
看来,这老人经历过被人白眼,才会这样小心翼翼。
时小夏也是村子里来的,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况且开门做生意的,当然欢迎各种各样的人。
她刚要说话,温少轩开口了,“老人家,先进去吧,我们还要给你算钱。”
老人犹豫了一下,跟着进去了。
店里面有火炉,老人坐在椅子上,烤着火,杨十六端了茶水过来,放在一边。
老人见店里面的人都很客气,心中的紧张也慢慢放下来了。
时小夏把虾子倒在盆里面,活蹦乱跳的,里面没有一点杂质,都是好的虾子。
“小夏姐,我们晚上吃虾子吧?”杨十六看着口水直流。
他从小就爱吃虾子,用油炸一下,放点盐巴,这样做出来,就算没有菜,他也能吃好几碗饭。
“好,以后天天都有虾子,你想吃多少吃多少。”
时小夏笑道。
她还担心虾子里面会不会有杂质,小石头什么的。
这老人家的虾子倒是挺干净的。
她打算,以后都从他这里拿虾子。
反正店里面煮火锅,做其他的菜少不了要用虾子提鲜、
时小夏在虾子上盖了个盖子便出去了。
“老人家,你这虾子天天都能捞到吗?”
“能,我们那里就是渔村,只要勤快点,天天都有,有时候二十来斤,有时候十斤这样子。”
差不多也够了。
虾子晒干就没多少了,二十斤的虾子还晒不到一半呢。
到时候火锅里面要加不少,还药用馅料,也少不了。
时小夏想了想,才道:“这样,老人家,你每天带来的虾子我都要,不过每次最多我只能要二十斤,然后里面的杂质你帮我挑干净,像今天这些一样,另外你送来虾子,我另外补给你一斤虾子的钱,怎么样?”
老人一愣,没想到今天遇上好人了。
天天都送?
他就是做梦,也梦不到这样的好事啊。
“好,那以后我都给你送,时老板放心,我的虾子捞回来,都要洗一遍,不会给你卖不好的。”
“好,每天和你算一次钱,那我们就说好了。”
解决了虾子的来源,她也放心了。
毕竟要是去镇子上零散的买,有些虾子根本不好。
有些人为了赚银子,把死了的虾子和好的虾子放在一起,一般都是死的一般,活的一半,其中好多还掺杂着泥巴。
这老人的虾子倒是不错。
商量好了虾子的事,老人带着银两回去了。
时小夏打了清水进来,反复洗了几遍,一半晒着,一半留着店里面新鲜的用。
时小秋看着簸箕上满满当当的虾子,有些发愣,“啊姐,会不会太多了?”
要是吃不完,可就浪费了。
那老人可还要天天都送呢。
“不会。”时小夏回答,她保守的算了一下,火锅里要用,包子里要用,馄饨和饺子里面也要用,差不多一天就可以用完了。
店里里里外外都收拾干净了,也没别的什么东西,就等着明早开门做生意。
小冬和十六,还有春华姐三人出去逛街了,许久没来街上,三人当然要买些东西回去。
店里面只有时小夏和温少轩。
时小夏一直在厨房里捣鼓着配方,温少轩提了炉子进来,厨房里不至于很冷。
“小夏,我帮你吧。”
时小夏看了他一眼,他这一身也不适合干活,不过她的确需要一个帮她打下手的人,不然她忙不过来。
“你把围兜系上。”
温少轩系上,时小夏把菜刀递给他,“这样,你把这下虾剁成虾泥,越细越好。”
她打算,研究一个新的调料出来。
温少轩剁了一会儿,怎么看也想不出来,把虾子这样剁要做什么。
“小夏,你确定是这样做的,没记错?”
时小夏洗了些葱姜蒜,点头,“没错,好好剁。”
做菜可是门大学问,古人虽然懂吃,不过因为调料的匮乏,很多时候,都不会花心思在上面。
就比如小虾子,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油炸,或者煮汤,或者用来和菜一起炒,再者,就没有别的吃法了。
虾可是一种很鲜美的食材,能够赋予其他食材没有的味道。
等虾剁好了,时小夏手里的葱姜蒜也碾成细细的。
她没有打汁的东西,只能用石臼。
时小夏把葱姜蒜泥放入碗里面,加清水进去搅拌,又拿了细纱布,过滤之后,便是调料水了。
之后,又把调料水倒进虾泥里面,放一会儿,便可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