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把饭给煮好,老梆子就回来了,左手提着一只野鸡,右手拿着一袋蘑菇,半个月钱刚下过一场大雨,山上的蘑菇都长出来了。
老梆子每次放牛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个袋子,顺便采点蘑菇回来熬汤。
新鲜的蘑菇用清水洗干净,直接丢到开水里,放点盐巴,这就是一顿晚饭,剩下的放到太阳底下晒干,慢慢吃。
老梆子回家见到沈云香先是吃了一惊,继而听香草解释完,这才知道沈云香是打城里来的同志,他不太会所花只是笑笑,表示欢迎。
“家里简陋,委屈你们了,今天晚上你跟香草睡在东屋,我跟这位同志睡西屋。”
饭桌上点着一盏煤油灯,四个人坐在堂屋围在四方桌上吃饭,大家吃着红薯喝着蘑菇汤,虽然只加了盐,但味道依旧很鲜美,不算难喝。
吃饭的时候沈云香打量着老梆子的神色,又说起屋子里那把椅子的事儿,老梆子就说那是他太爷爷传下来的,都传了好几代了,也没啥用,平时也没人做。
沈云香一听果真是古董,就说:“这椅子我挺喜欢的,不知能不能把这把椅子卖给我,多少钱你说个价。”
“说啥价!”
老梆子面色如常,摆了摆手,“你想要就拿走,反正我留着也没啥用,还有三把这样的椅子都被我劈了当柴火烧了。”
“那不行!”
沈云香就说自己从不占别人便宜,坚持要给钱,要么就说要拿东西换,等回到城里会给他们寄点生活上的东西回来。
她也没说这是古董,这个年代一说古董啥的,被有心人听了去,把东西给你没收就算轻的,严重的就给你扣上一顶帽子,这帽子想要摘掉可不容易。
老梆子非说不用,在他眼里,这就是一把没用的旧椅子,留下就只能当柴火烧,这么高椅子他平时也不坐,嫌坐着不舒服。
聊天中沈云香得知老梆子家祖上是木匠,鬼子打进来那会儿他们家还在街上开了个木匠铺,后来社会动**,就把木匠铺给关了,拖家带口的躲到了乡下。
那时候人穷的饭都吃不上,每天还要担惊受怕,生怕头一天晚上睡下,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老梆子说他爷爷跟父亲就是鬼子给杀的,他恨鬼子,可一辈子也没啥出息,浑浑噩噩就到了这个岁数,没给国家做啥贡献。
“一把椅子而已,真不算啥,你要是真给钱,那就是看不起我。”
无论沈云香怎么说老梆子坚持不肯要钱,非说上次沈云香给的已经够多了,“可不敢再要你的东西了,一个人拥有多少东西,过成啥样,这都是命,福多难消受。”
“拿去吧,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