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当官也没有她想象中那样复杂也说不定呢。
丁守业看在眼里,于是上前说道,
“弟妹你不必紧张,兄长的之前也做过知县虽然很失败,最后还得是靠你扶持,但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和文轩也会尽我们所能的帮助你。”
有他们这些过来人,朱大花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民宿眼见就要建好了,这里将来会来很多的人,一定要有人打理才行。
朱大花对家里人嘱咐了又嘱咐,生怕因为她平时忙起来再耽误了她赚钱的进度。
将家里的所有事情料理完毕之后,朱大花便放心的来到县衙里。
她一来,衙役们便毕恭毕敬的将朱大花这位新县太爷迎了进去。
之前这些衙役们就受过朱大花的恩惠,现在朱大花做了这里的知县大老爷,他们更是不敢怠慢。
一个个对朱大花伺候的周到无比,他们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没见这么被他们照顾过。
朱大花先让师爷将这些年以来县衙所积压的案卷拿过来让他过目。
她想着第一件事就是先清理完了这些陈年积案再说。
师爷是也尽职尽责,将所有的积案案卷全都摆在了朱大花的面前。
朱大花一边清理着眼前的桌几,一边下意识的向案卷看了一眼,这一眼竟没把自己惊着。
所有的积案案卷,犹如一座带尖的小山将面前的桌几摆的满满的。
朱大花看了之后感觉自己差点就晕厥过去。
难道这些日子以来丁守业就只顾着敛财,办案的事情就什么也没管过。
当官不易,那得是看对谁。
对于一个真正为民请愿的官员来说那一定是不容易的。
但对于丁守业这样的人来说,那一定是再简单不过了。
好在他即使抽身,否则他就算是不被府衙的官员打死也得被皇帝处死。
更好在,府衙的官员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已经将他打了个半死,也算是对他严惩了。
朱大花看眼前堆积如山的案卷,心里升腾起了火气。
她也就是看在他养了三个好儿子吧,他死了,三个孩子也就变成了孤儿,甚是可怜。
否则她朱大花会第一个给皇帝上表奏章将他丁守业告发了,处死。
此时的她无奈得很,只能先从这座小闪似的案卷开始处理。
“咚咚咚”
门外竟然有人击鼓。
朱大花一听,这击鼓的人来的倒是及时,她也就刚刚坐在的县衙的大堂上,椅子还没坐热乎,“将击鼓的人带上来吧。”
朱大花一声令下台下,片刻衙役们便将击鼓的人带了上来。
经过询问得知,那人是楼城县里一个酒楼的老板。
那老板抬起头看着眼前身穿一身官服头戴管帽,一身官老爷打扮的朱大花,很有自信,一上来便讲起了一桩多年前的案子。
“青天大老爷,我家酒楼在五年前台家的一对儿女到我们家的店里吃喝完毕竟然借着酒劲了我们店里的东西悉数打杂,所有损失算下来足足有五十万两,那二人虽然口口声声说着一定会赔偿,可至今五年有余,却丝毫没有见到任何赔偿,我们无奈只能各种方式的向县衙告诉,可就是没有官员为我们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