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理想在展厅的中央开一场音乐会,利用江有有现在的人气,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摄影展,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音乐会的性质是纯公益的,因为给不起出场费。开幕式的时候,她四重奏只演奏两首曲子,只收了交通费。但现在江有有人气上升,出场费已经不是他能负担的,就不用说以她为名的音乐会。
可是一场音乐会,只靠江有有是撑不起来的。一把大提琴要撑完全场,就算是江振浩在,也是需要乐团的配合,才是成就一场完美的演出。
而公开性质的演出,是需要向乐团报备的,经乐团领导同意,江有有才能答应。不像是开幕式那种小型的、半公开性质的演出,只要给出场费,不占用工作时间,乐团都不会过问。但这次不同,井理想要的是利用江有有现在的人气和知名度,做一场主题音乐会,还要在线上直播。
黄忠很爽快地答应,条件是整个乐团都要参与进去,人选和曲目由他来定,署名也要体现乐团,可以不给出场费用,但主办方不能缺了他。
井理觉得无可厚非,但宣传的重点在于江有有。虽然他也想找其他的网红来做宣传推广,但价钱都很高,只是一段口播,要价是他和伙伴们不能承受的价钱。
但在曲目上,井理认为应该由他们来定,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喧宾夺主,失去主题音乐会的意义。黄忠却认为,在古典音乐上,井理是门外汉,没有发言权。
双方僵持不下。
江有有左右为难,但她心里也认为,曲目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井理怕黄忠有私心,挟带私货,因此寸步不让。
“这样吧,曲目的话,我们找一位专业的人来定。”
江有有把人带到oonriver,找到耿赟,把情况跟他说明,“为了不偏不倚,我觉得请你来做曲目的策划再合适不过。”
“介绍一下。”江有有对井理和陈尔嘉介绍道:“这位是耿赟先生,这家酒吧的老板,也是知名乐评人。你们可能不认识,但他在古典音乐界有着极高的权威,为国外多本古典音乐杂志撰写专栏。因为疫情的影响,他减少出国的时间,前段时间开了一个公众号,普及古典音乐知识。这两位是井理先生、陈尔嘉先生,他们是环保人士,最近在做一个环保主题的摄影展。受井先生的邀请,乐团将与井先生合作,策划一场环保主题的音乐会。但是在曲目上,乐团与井先生没能达成一致。”
耿赟耐心听完,看了一眼井理,“井先生应该是看中有有现在的人气吧?”
耿直的人年年有,今年似乎特别多。
“这种类型的展出,应该找一些热心公益的明星和知名人士,就算请不起,找几个本地的乐团,做一个小型的livehoe,也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没有必要请到交响乐团。”
井理的脸色倏地沉了下来。
“既然黄忠愿意,曲目由他定合情合理。说句实在话,不管用什么曲子,都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但既然是有有的朋友,这个忙我肯定帮。只是有有让我拿主意,曲目定了之后,谁也不许提出异议。”
井理没说什么就走了,把事情交代程尔嘉,脸色十分不好。
“这什么人啊?脾气挺大。不就是做点公益事业,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耿赟摇头,“有有,这次是给你面子。”
江有有连连点头,“耿老板见多识广,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刚刚那个,不会是你的相亲对象吧?”耿赟啧啧出声,“你就不能相对正常的?头发都比我少。”
江有有下意识地望向程尔嘉的头顶,还好头量感人,没有被耿赟比下去。
“耿老板,他才是我相亲对象。这是程尔嘉,这是耿赟。”江有有为他们介绍。
程尔嘉回以礼貌的微笑,“你有很多相亲对象吗?”
江有有耸了耸肩,并没有隐瞒,“这年头,做为一名大龄未婚女青年,谁还没有几个相亲对象。没有什么好避讳的,如今这个社会相亲都已经是常态化,不用大惊小怪。”
程尔嘉怔了怔,“那倒也是,可能我一直都在外面。这几个月才回来,又被隔离居家很久,感觉都跟不上节奏。”
“你以前没有相过亲?”江有有与耿赟对视一眼,感觉这个人话里有话,“我的理解没有错吧?”
程尔嘉点头,“确实如此,因为没有必要,一直都在路上。”
江有有尴尬地笑了两声,“是我格局太小,三年来被拘于一城,寸步难行,只有眼前的生活,而不知广袤天地的沧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