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上)(1 / 2)

再嫁大理寺卿 加减分 1371 字 2个月前

陆离送走大小周氏,调来现场勘查的笔录细阅,综合各方面线索,心中有了计较,思路渐渐清晰,立时催促吩咐众人加紧办理使臣案。

自己仍往签押房行去,杨金立刻跟上,低声道,“大人,可是要传问谁?”

若按此前关于现场证据的推论,那纵火的凶徒极有可能就在使臣团附近潜伏。若想破案,必先绕不过第一个到达现场的禁卫军指挥使。想起陆昭当日在紫微宫的情状……或许他有留心到了什么蛛丝马迹也未可知,值得细问一番。

陆离头也没抬,道,“时不待人,现在把陆昭提过来,本官亲自问话。”

“遵命。”

弯月半褪,天边曦光初现,签押房外一片素静。

在大理寺狱拘了两夜,陆昭脸上的胡茬隐隐冒出来,却丝毫不显倦容。“哐当”一声戴着镣铐立定了,皱着一对极浓的眉,用一双虎虎生威的眼瞪陆离。

“你送那些东西做什么?”

陆离看着陆昭,淡而又淡地道,“那些是方才你两位母亲送来的。”

陆昭的脸色不由一僵,过了会儿,他冷笑了下,“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现在这样你还不足,还想怎么算计我母亲?”

大小周氏出身名门,陆湘生得英俊潇洒,当年是天子赐婚了这一段姻缘,三川无人不道一声神仙眷侣。但陆昭很小的时候,就被陆湘带去山中,被高士教导。而娇花一般的大小周氏却不愿陆昭舞刀弄棍,更不喜一年到头难得见儿子几次。故而陆昭和母亲们的关系,非但一直都不算好,甚至还比不上寄居的陆离。

因为越氏信佛柔善,怕战场上刀剑无眼,对妻子百依百顺的陆陵任陆离错过了习武的最佳时机。陆离弃武从文,又擅长品茶论诗,陪着二位婶娘的时间,比起陆昭显而更多。就算后来陆昭下山回到大小周氏身边,面对桀骜傲气的陆昭,她们也多会因惧怕而不知如何相处,反而多与陆离亲近。

陆离想起陆昭刚从山上下来那年,他羡慕得问堂弟,“山上比家中如何?”

陆昭当时伸了个懒腰,轻描淡写地一笑,“差不多吧。”

“差不多吧”四个字,藏尽了他那时吃过的所有苦头,被陆湘当作未来家主接班人培养,自小便承担了外头所不足道的重担,也失去了本可以拥有的母子亲情。

只有少时的陆离知道,陆昭其实是把大小周氏放在心上的。只要事关她们,就是陆昭心中永远的软肋。

故而陆离没与他计较,看着他,平静地道,“那日使臣馆起火之时,你可曾发现甚么格外奇异之处?”

“大理寺卿大能之人,这世上竟还有你不明之事?”陆昭一向不买这个堂哥的账,俨然一副不怕死的形容,还笑了一声,“天后命你大理寺彻查,以十日为限。想要知道我的发现,你来请教我啊!”

“火情的前因后果大理寺正在彻查,故此要请教你。”陆离与陆昭四目相对,久而淡淡一笑,不避他话里的语锋,忽然道,“如今的朝廷,军政朝政都是天后做主,眼下我一句话不说革你的职,都是轻而易举。”

说着,又将笑容收了,冷清清地道,“我之所以这么清楚明白地告诉你,不是威胁你,只是不想与你浪费时间。眼下没人能保得住你,一个不妥还会牵连陆家,你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否则当日你为何要自请认罪。”

“早一日协助大理寺查清此案,你便与禁卫军能早一日洗脱嫌疑。你莫要忘记,你的至亲还在家中等你。”

陆昭时任禁卫军指挥使,此番落狱,一是天后因使臣案惩治他的失职之罪,二更是因为天后并不信任这支一直保护自己的亲卫军。

诚如陆离所言,陆昭确是心知肚明。此时唯有取证立功,天后才可能赦免他。若是使臣案风声不平,恐不是革职减俸之罪,而是会祸及母亲及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