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他县来的人却是在意料之外的。
苏珮明白了县令的意思,顿时感觉到压力大了起来,但这两天的抢救工作完善,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请县令放心,这一批粮食一定会如期收获。”
见她低头应下,捕头点了点头,“你若成功,县大人必有嘉奖!”
这话说的,苏珮嘴角乐了起来,毕竟是县太爷,给的奖励应该也不会少的吧?
话说完,捕头便跟着队伍离开了白云村,周围的村民也回去该忙活的忙活,纷纷散了。
这场麻烦轻松被苏兆添解决掉,苏珮还是很好奇苏兆添是怎么做到的。
苏兆添也不瞒着,他只是跟县衙的官差一起传了个流言,让吴玲以为那些田地无恙,还会增加收益,吴玲自己气不过又跑回来,打算再实施行动的时候便被那些捕快们抓了个正着。
方法简单到令苏珮感叹,对苏兆添也刮目相看。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村里的人都有一些防范意识,村长召开村民大家一起商量,最终决定在田间建一所小屋,每晚派人轮流看管。
大家一直警惕到丰收的时候,收获的那天,县令亲自到场,看着一车又一车的粮食,脸上都笑开了花。
苏珮也在这时见到了县令,县令是个四五十左右的小老头,腰正板直,精神抖擞,未着官服,还是看他身边的捕头眼熟才认出来。
小老头比她想的要亲民许多,这个县很穷,县令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也没有搜刮民脂民膏,地方税收也没有增加,已然算是不错了。
毕竟隔壁县的小老头给佃户们安排的任务可谓是多,因此各县才起了攀比之心。
小麦的丰收对东禹县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好消息,整个东禹县所有参与的人都十分兴奋。
因此,县令决定,在东禹县城中盛大举办农神宴,百姓可携亲友家眷一同前往。
所谓农神宴,就是丰收之时的一场大聚会,除了规模浩大的祭神舞外,还有一场别开生面的烟火秀,并且会在当天授予苏珮表彰。
这对已经几十年没有举办过这样宴会的东禹县民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因此大家面上都十分欢欣,感谢县令的开明。
苏珮无语,什么鬼,说好的必有嘉奖呢!原来不是给钱吗!
她要表彰有啥用啊,现代获奖都拿到手软了好吗?
但大家兴致高昂,苏珮也不好驳了众人面子,便笑着应下了。
忙碌了一天,苏珮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苏兆添也同样忙活了一天,两个人各自回房,直接躺尸。
但饭不能不吃,饿极了的苏珮强撑着起来,煮了两碗面条,各自加了个荷包蛋。
而远离白云村的三千里外,京城中的某处,男人看着手下递过来的调查,喃喃念道:
“……苏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