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百家宴(1 / 2)

听到宋老这么说,苏珮反而问了另一个问题,“宋大夫觉得,医与农,孰重孰轻?”

“农者为生,医者救民,自然是医。”身后,齐世桓已经抓好了药走了过来,见宋老和苏珮在谈论,便出口回答。

宋大夫对他的回答表示认可,“不错,医者救人,自然医更重些。”

苏珮不置可否,只是笑笑,反问一句,“若是民将饿死,医者何解?”

“这……”宋老和齐世桓面面相觑,“若是饥寒之症,当以食物暖衣供之。”

“是啊,食物,暖衣。”苏珮叹了一声,“天泽国泱泱大国,民生多艰难,若是百姓吃不饱饭,上位者手段再强,医者医术再高,又如何能救民?”

这个话题有些宽泛,苏珮并不想把自己置上那高尚的方面,她的本意吃饱饭守好自己的家,便足够了。

这些天在东禹县,她看出了民生的差距,有如李管事那般挥霍钱财毫不眨眼的,有乞丐为了一口饭能做一切的,也有像乌蒙的娘那般患了病却没食物含恨离去的。

民生才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她在一直跟江羡淳强调的,当权者一定要考虑民,国之根本,有了他们的支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现在是跟宋老讨论,那她就说了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我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救人救民都不如救己,学了医,便有了怜悯之心苍生之责,先要救人才能救己。

我若只是个农,救不了他人,还可以救己,医者重,农者轻,轻于鸿毛,却可压过泰山。”

“换个通俗点的说法,您行医可以救百人,我一碗饭可以救世人,也包括了我自己。”

她一番话说得诚恳,宋老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是他想得狭隘了,这姑娘看似没有大志,其实胸有沟壑,只是不会外露罢了。

苏珮接过了安胎药,再向宋大夫表示了感谢,宋老捋着胡子点点头。

从宋大夫处离开,苏珮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自觉有点赧然。

她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其实任何职业都很重要,只不过在这个粮食产量堪忧,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她觉得发展农业才是最重要的。

江羡淳也和她提过关于民生方面的问题,最大的问题依旧是粮食。

虽然之前他从别的郡县买了粮食充当征收粮,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余粮,稍微有点旱灾水灾,粮食产量就会大打折扣,天泽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属于粮食稀缺。

东禹县贫苦之地,虽然苏珮运气好与庆元楼合作,有了银钱吃喝不愁,但就她在县城中的这些天来看,东禹县穷是真穷。